下面以矩形腔槽特征为例,给出制造特征的一般描述。矩形腔槽特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整型标识符岛屿表示矩形腔槽中含有多少个岛屿,属性中的粗加工表示对腔槽进行粗加工,其它参数确定矩形腔槽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图3 矩形腔槽特征示意图
表1 矩形腔槽特征参数表
长度/mm | 宽度/mm | 深度/mm | 倒角/mm | 底部过 渡半径/mm | 过渡 半径/mm | 岛屿 | 属性 | 起始位置 |
50 | 50 | 10 | 0 | 0 | 5 | 2 | 粗加工 | x.y.z |
3 制造技术知识库的设计
制造技术知识库是特征识别和推理机制的数据基础,是CAM专家系统的关键。知识描述的方法和结构决定了知识库的完整性和维护性。
制造技术知识库的设计和建立在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制造技术知识库中存贮着大量CAM方面的书本知识和制造专家丰富的经验知识。如何将已获得的知识转化为适当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结构,存贮在计算机内是知识库设计和建立的主要任务,另外,在知识库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如何进行知识获取和更新,如何方便地利用知识进行推理。制造技术知识库主要包括刀具知识库、加工参数知识库、螺纹加工知识库和制造特征与操作知识库四个部分。制造技术知识库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每部分由多个表来表示,可方便地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表中的数据。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刀具知识库的设计
刀具按其外形及加工特征分为镗刀、钻头、铰刀、球形刀、平底刀、椭圆形刀和鼓形刀。每种刀具的属性构成一个表,例如平底刀的属性有:识别号、刀具编号、刀具半径、有效切削长度、刀杆总长度、刀具材料等。每种刀具按其库存编号,存贮到各自的数据库,为加工时自动选取刀具打下基础。
(2) 加工参数知识库的设计
加工参数知识库分为加工速度和进给率数据库、刀具材料数据库和工件材料数据库。刀具材料数据库存贮所有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钢、带涂层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天然钻石、人造钻石等。工件材料数据库存贮每一种材料的名称和硬度,工件材料按国际手册有上千种。加工速度和进给率数据库根据操作(钻孔、扩孔、粗加工、精加工等)、刀具材料、工件材料硬度和其它因素,由经验丰富的制造专家确定。
(3) 螺纹加工知识库的设计
螺纹加工因其独有的特征在制造技术知识库中作为单独的一类,螺纹的属性表如表2所示,属性表内存贮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螺纹及其参数,用户可根据属性表选择自己所需的螺纹。对螺纹的操作有两种方式:钻孔和螺纹加工。
表2 螺纹的属性表
序号 | 螺纹标号 | 主半径 | 螺纹类型 | 螺纹节距 | 螺孔钻 半径 | 有效长度 | 总长度 | 刀具类型 |
(4) 制造特征与操作知识库的设计
制造特征如图2所示(共有二十八种制造特征),全部操作有钻孔、扩孔、铰孔、螺纹加工、粗加工、精加工和曲面加工等,每一种特征的操作是全部操作的一个子集。例如对腔槽特征的操作有钻孔、粗加工和精加工。在制造特征与操作库中以每一种特征为基础,给出了每一种特征的属性和操作。以孔特征为例,孔分为通孔和盲孔,孔的主要几何尺寸是直径,知识库中含有孔径的下限和上限,为特征自动识别提供范围,对孔的操作是先钻一小孔(选择直径为孔径的四分之一的钻头),然后铰孔(选择与孔径一样的铰刀)达到需要的尺寸。
4 结论
本文介绍了CAD/CAM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特征和制造特征的关系。根据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制造特征的定义、制造特征的分类、制造特征在知识库中的描述方式和基于特征和知识库的CAM系统框架。实际使用证明,该框架提高了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功能和效率。然而,从CAD/CAM系统的长远发展来看,在CAD/CAM系统中引入特征技术和专家系统理论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CAD/CAM知识库的可扩充性、高效可靠的特征识别方法、推理机制的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