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计算模型
根据厂房系统的结构和厂区地质资料,建立空间几何模型。模型包括主厂房洞室、主变室、尾闸室、母线洞、尾水洞、交通洞以及四条主要断层构造带。
计算范围:上下游方向取厂房上游边墙到尾闸室下游边墙距离的5倍以上,铅直方向取厂房高度的6倍以上,沿厂房轴线方向取厂房长度的4倍左右。X轴表示上、下游方向,指向下游为正,Y轴表示铅直方向,向上为正,Z轴表示厂房轴线方向,满足右手螺旋法则。
开挖部分的有限元网格如图1所示,四条主要断层f31、f32、f33和f34如图2所示。

图1 开挖部分的有限元网格图

图2 厂区内四条主要断层示意图
5 边界条件及载荷
厂房系统埋深约300m,由于计算区域顶部未取到山顶,因此将未取的山体重力荷载施加于模型顶部,在计算区域的底部施加Y方向约束。根据初始地应力资料,分别在X和Z两个方向施加侧向压力,两个方向的侧压力系数为0.7、1.0。厂房系统未开挖时,整个结构处于初始地应力场中,承受自重荷载及横向构造地应力。
根据厂房系统的施工设计方案,主厂房洞室分7层开挖,主变室分3层开挖,尾闸室分6层开挖。三维弹塑性计算模拟9个开挖载荷步:
第一步:形成厂房周围的初始地应力场
第二步:交通洞和尾水洞开挖
第三步:主厂房第1层与主变室第1层同时开挖
第四步:主厂房第2层、主变室第2层和尾闸室第1层开挖
第五步:主厂房第3层、主变室第3层和尾闸室第2层开挖
第六步:主厂房第4层、母线洞和尾闸室第3层开挖
第七步:主厂房第5层、尾闸室第4层开挖
第八步:主厂房第6层、尾闸室第5层开挖
第九步:主厂房第7层、尾闸室第6层开挖
各载荷步的开挖高程如图3所示。

图3 载荷步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