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CAE
 
安世亚太:地下厂房系统围岩稳定三维弹塑性分析
发表时间:2006-12-25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院 马田;   来源:安世亚太
关键字:地下厂房系统 围岩稳定 开挖施工 地质断层带 
应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的围岩稳定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三维模型条件下各洞室、洞室交叉口围岩稳定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开挖施工和地质断层带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对地下厂房系统的整体安全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支护与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

 

    6 计算参数

    为了便于模拟,将岩体和断层假定为均匀的连续体。考虑到岩体的粗糙和不均匀性,计算时采用了如表1所示的物理力学参数。

表1  计算采用的物理力学参数

    7 计算结果及分析

    7.1 位移

    厂房系统的开挖引起周边围岩的各部位产生变形,各洞室顶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沉,同时各洞室底板上抬。随着厂房系统的逐步开挖,顶拱下沉及底板上抬呈增大趋势。整个开挖过程中,主厂房顶拱最大下沉量为6.0mm,底板上抬7.6mm;主变室顶拱最大下沉量5.12mm,底板上抬7.7mm;尾闸室顶拱最大下沉量为2.12mm,底板上抬1.2mm。各洞室边墙在开挖过程中,总的位移趋势是向洞内收敛变形。主厂房边墙向洞内收敛变形值为7.26mm。由于断层切过各洞室,因此边墙与断层的交汇处均有较大位移值。在断层经过处,主变室下游边墙的最大位移达26.9mm,尾闸室上游边墙最大位移值12.77mm。母线洞的开挖对各洞室的边墙位移有一定的影响,位移出现回弹,特别是主变室和尾闸室的上游边墙,位移回弹比较明显。开挖过程中,各洞室顶拱、底板、边墙及端墙的位移如表2所示,单位mm。

    表2 各洞室顶拱、底板、边墙及端墙的位移

    在#3机组附近切取一个典型断面。开挖全部完成后,典型断面X方向的位移等值线如图4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各洞室边墙均向洞内收敛变形,其中:主厂房5.0mm,主变室6.0mm,尾闸室4.0mm。主变室下游边墙与断层f32交汇处位移较大。


 
图4 典型断面的X方向位移等值线

    随着开挖的深入,各洞室顶拱逐步下沉,底板上抬。开挖全部完成后,典型断面Y方向位移等值线如图5所示。此时主厂房顶拱下沉4.0mm,主变室顶拱下沉4.0mm,尾闸室顶拱下沉1.0mm;而主厂房与尾水洞挖通后底板的上抬位移值稍有减小,由挖通前的6.0mm减为5.0mm。图中明显可见断层对岩体位移的影响,位移等值线在断层经过处不连续。


 
图5 典型断面的Y方向位移等值线

    7.2 应力

    在自重荷载及横向构造地应力作用下,厂房区域的初始压应力最大值为10.0MPa。交通洞与尾水洞开挖后,尾水洞周围的最大压应力增至16.0MPa。主厂房与主变室开挖后,两洞周围及洞间的压应力增大,主变室底部的压应力增加到26.0MPa。母线洞开挖后,母线洞与主厂房、母线洞与主变室交叉口及母线洞底部压应力较大。开挖全部完成后,主厂房与尾水洞交叉口、母线洞与主变室交叉口处压应力较大,最大值达30.0MPa,如图6所示。


 
图6 开挖完成后典型断面的σ3分布云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4页,当前第3
责任编辑:陈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