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区域的围岩初始应力均为压应力。尾水洞开挖后,厂房区域仍未出现拉应力。主厂房与主变室开挖后,两洞室顶部和底部出现拉应力区,最大值1.5MPa。尾闸室开挖后,其底部也出现0.6MPa的拉应力区。至第五载荷步,主厂房底部的拉应力区最大,最大拉应力值达1.4MPa,如图7所示。第六载荷步,即母线洞开挖后,主厂房底部的拉应力明显减小。厂房系统全部开挖完成后,由于各洞室之间的连通,主厂房和尾闸室周围的拉应力已经基本释放。

图7 第五载荷步典型断面的σ1分布云图
7.3 塑性区
当交通洞与尾水洞开挖时,尾水洞附近出现塑性区。主厂房和主变室开挖后,在两洞室顶部和底部出现塑性区。尾闸室开挖后,其底部也出现塑性区。随着开挖的深入,塑性区域继续发展。开挖全部完成后,洞室周围的塑性区深度约10m。开挖完成后,典型断面的塑性区分布如图8所示。
.jpg)
图8 开挖完成后典型断面的塑性区分布
8 结语
由于该地下厂房厂址周围的岩体坚硬,完整性好,因此厂房系统的开挖对围岩稳定的影响不大。
从位移的空间分布规律上看,断层经过处围岩上的位移等值线均发生间断。由于断层f31和f32同时切过主变室,又在主变室拱肩处交汇,因此对主变室的位移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主变室下游边墙的位移受其影响较大。断层f31较宽,又在中部横切尾闸室,因此尾闸室的位移受断层影响亦非常明显。主厂房附近的断层f33和f34较小,且延伸不长,对主厂房的位移有一定影响。虽然断层对洞室的位移有较大的影响,但总体说来顶拱与边墙的位移值均未超过允许值。
开挖对厂区围岩的影响非常明显,洞室周围的压应力变化较大,特别是主厂房与尾水洞交叉口、母线洞与主变室交叉口处压应力较大,但远未达到岩体的抗压强度。断层f31和f32在主变室下游拱肩处交汇,使得开挖后该部位产生了7.6MPa的拉应力,未超过岩体的抗拉强度。
在断层f33经过处,主厂房顶拱及下游边墙的局部压应力已超过了岩体的抗压强度,此处岩体有可能受压破坏,在施工时应注意预防,及时采取措施。
由于开挖施工和断层带的影响,各洞室周围产生了一定范围的塑性区域,在支护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注:本稿件来自安世亚太10周年优秀论文。
e-works为本文独家网络发布平台,本文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以转载、复制或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