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CAE
 
安世亚太:地下厂房系统围岩稳定三维弹塑性分析
发表时间:2006-12-25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科学研究院 马田;   来源:安世亚太
关键字:地下厂房系统 围岩稳定 开挖施工 地质断层带 
应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的围岩稳定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三维模型条件下各洞室、洞室交叉口围岩稳定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开挖施工和地质断层带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对地下厂房系统的整体安全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为支护与施工设计提供了依据。

    厂房区域的围岩初始应力均为压应力。尾水洞开挖后,厂房区域仍未出现拉应力。主厂房与主变室开挖后,两洞室顶部和底部出现拉应力区,最大值1.5MPa。尾闸室开挖后,其底部也出现0.6MPa的拉应力区。至第五载荷步,主厂房底部的拉应力区最大,最大拉应力值达1.4MPa,如图7所示。第六载荷步,即母线洞开挖后,主厂房底部的拉应力明显减小。厂房系统全部开挖完成后,由于各洞室之间的连通,主厂房和尾闸室周围的拉应力已经基本释放。


 
图7 第五载荷步典型断面的σ1分布云图

    7.3 塑性区

    当交通洞与尾水洞开挖时,尾水洞附近出现塑性区。主厂房和主变室开挖后,在两洞室顶部和底部出现塑性区。尾闸室开挖后,其底部也出现塑性区。随着开挖的深入,塑性区域继续发展。开挖全部完成后,洞室周围的塑性区深度约10m。开挖完成后,典型断面的塑性区分布如图8所示。


 
图8 开挖完成后典型断面的塑性区分布

    8 结语

    由于该地下厂房厂址周围的岩体坚硬,完整性好,因此厂房系统的开挖对围岩稳定的影响不大。

    从位移的空间分布规律上看,断层经过处围岩上的位移等值线均发生间断。由于断层f31和f32同时切过主变室,又在主变室拱肩处交汇,因此对主变室的位移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主变室下游边墙的位移受其影响较大。断层f31较宽,又在中部横切尾闸室,因此尾闸室的位移受断层影响亦非常明显。主厂房附近的断层f33和f34较小,且延伸不长,对主厂房的位移有一定影响。虽然断层对洞室的位移有较大的影响,但总体说来顶拱与边墙的位移值均未超过允许值。

    开挖对厂区围岩的影响非常明显,洞室周围的压应力变化较大,特别是主厂房与尾水洞交叉口、母线洞与主变室交叉口处压应力较大,但远未达到岩体的抗压强度。断层f31和f32在主变室下游拱肩处交汇,使得开挖后该部位产生了7.6MPa的拉应力,未超过岩体的抗拉强度。

    在断层f33经过处,主厂房顶拱及下游边墙的局部压应力已超过了岩体的抗压强度,此处岩体有可能受压破坏,在施工时应注意预防,及时采取措施。

    由于开挖施工和断层带的影响,各洞室周围产生了一定范围的塑性区域,在支护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注:本稿件来自安世亚太10周年优秀论文。

     e-works为本文独家网络发布平台,本文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以转载、复制或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4页,当前第4
责任编辑:陈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