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是 50 年代建厂的国有大型制造企业。主要承揽国内外大型水电和火电机组设计和制造任务。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哈电产品设计手段已由过去的人人“趴图板”转变成现在人手一台电脑的电子化绘图,生产销售管理已由过去的电话、传真以及纸制通知单等方式变为现在的 Intranet 和 Internet 网络沟通方式。尤其是在近几年三峡项目的承建过程中,原有的设计和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诸多不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 图纸及文档存储分散且版本控制容易混乱,不易查询和管理,时有丢失现象; 2. 产品结构缺乏成套性,相似产品结构重新配置重复工作多; 3. 产品的设计过程管理没有实现电子化,因图纸传递的时间长,会签和审批(审核)效率低,图纸的流动过程无法跟踪和监控,易造成责任不明确,互相推委现象; 4. 在设计软件及其信息的集成方面,各软件之间没有实现功能集成,不同部门之间产品数据得不到有机的共享。这些弊端无疑会阻碍企业发展。残酷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以及与国际技术接轨的紧迫形势迫使哈电下决心通过实施 PDM 系统开拓哈电企业信息化之路。
开发与实施过程
1. 产品选型
产品选型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是实施 PDM 系统的关键。哈电依着“技术成熟,定制方便,功能实用,具发展前景”的原则,在对国内外多种 PDM 产品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具有一套科学实施方法论的美国 SDRC 公司(现为 EDS PLM Solutions )的 Metaphase 上。同时,为了保证严格执行 SDRC 公司的 PDM 实施方法论,聘请 SDRC 公司中国工程师作为实施顾问。
2. 开发团队建设
PDM 系统的成功实施首先要保证开发团队具有丰富的实施经验和强大的战斗力。哈电自申请立项开始,便将技术依托单位定在具有实施经验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同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抽调以一把手挂帅的各专业业务骨干加入开发团队,形成了以 PDM 产品供应商为实施顾问,以名牌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以企业内部技术骨干为后备力量的协同开发团队。这一有层次、多方位的团队的组成既保证了充分地运用原型产品核心技术的对外开放性,又保证了系统客户化内容的实用性。
3. 确定实施步骤
哈电 PDM 系统开发团队建立以后,便本着“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求精务实,立足长远”的原则,制定了系统实施步骤。哈电 PDM 系统实施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 1 ) 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完成业务需求的调研,规范编码标准,总结审批流程,系统建模与设计工作,最后生成雏形系统用以初步培训用户和与用户交互。
( 2 ) 模拟运行阶段
在此阶段哈电以实际生产项目水轮机的一个完整部套“导水机构”的设计考验哈电 PDM 系统。该部套共有近万个零部件组成,通过用户在客户化后的哈电 PDM 系统下实际应用,不仅提高了用户对 PDM 系统的理解和认识水平,而且还发现不少系统的不足,从而使系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 3 )全面运行阶段
经过多次改进并完善了的哈电 PDM 系统经过国家验收后,现已进入了全面运行阶段,并且已经逐步发挥了它的作用。
系统特色
1. 科学的体系结构
确定科学的体系结构是成功实施 PDM 系统的基础。哈电在 Metaphase 软件先进科学的体系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扩充,形成独特的体系结构。如图 1 所示:

2. 严密可靠的安全体系
产品数据就是企业的财富,一旦泄露,完全可能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受严重损失。哈电 PDM 系统有着严密可靠的安全体系。按照文档的工作状态,哈电把文档分为两类:一类是动态的工作文档;一类是静态的工程文档。对于动态的工作文档,哈电 PDM 系统主要依靠操作系统的权限和口令、哈电 PDM 系统的口令、用户在哈电 PDM 系统中的基本角色和在工作组中的动态角色以及文档库的访问权限机制,来层层控制对数据的访问;而对于静态的工程文档(如历史数据、已归档的文档),则通过操作系统的权限和口令、用户在哈电 PDM 系统中的基本角色和口令,以及工程数据库的访问审批流程,来保证工程数据库的安全。
哈电 PDM 系统文档的安全模型如图 2 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