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博客热文:创意,创新,创造,数字化
·UGS,支撑全球制造业产品创新
·创新推动商业价值高峰对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PDM/PLM技术在中国的十年
·Teamcenter解决方案系列—维护、维修与大修
 相关新闻
·
ENOVIA MatrixOne在服装业贸易展上首次展示与Adobe Illustrator软件的集成
·
西安伊思灵华泰签约CAXA V5
·
北京科博会突出创新主题,CAXA服务制造业成果累累
·
东风朝柴利用PTC Windchill提高跨职能和跨部门协作能力
·
“CAXA汽车零部件行业PLM解决方案研讨会”在京召开
·
五菱集团牵手CAXA 共拓汽车产业发展
 相关热贴
·北京天河公司PLM很牛哦
·请教,CAD是否是PLM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中国模具企业PLM实施方案
·请问国外plm产品好像都不包含capp,怎么解决工艺问题?
·PLM 国外论坛???
·招聘PLM实施、销售人才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技术信息化 -> PDM/PLM
 
基于产品流技术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05-11-28 胡光忠 柳忠彬 兰芳   来源:e-Works
关键字:plm 
本文介绍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技术背景、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结合现代企业生产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基于产品流的PLM新方法。文中详细论述了建立产品流的PEORRC产品主模型结构、产品流概念及其模型,以及产品流的意义。给出了以产品流为基础的生命视图管理实现PLM系统的方法与总体框架。本文论述的产品流理论方法对开发企业级或广义企业级PLM系统具有参考价值。

    其实,产品流在大工业时代就出现了,任何以开发、生产“产品”的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产品而开展,产品在哪儿出现,我们的活动、资源和组织都会出现。多年来,人们都在寻找能够有机集成广义企业信息和资源的理论和方法,如目前的ERP、PDM和PLM都是一种尝试,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工作流技术就是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工作流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其目标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它们进行监督,达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从目标这一点上来讲,产品流与工作流是一致的,然而,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企业的产品和流程变化很快,产品复杂多变将导致工作流管理难以驾驭。而产品流根据产品本身这条贯穿企业活动的主线建立的,不同于企业的物流,它是从更高层次上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其相关过程和应用集成起来,并提供这种集成机制,从而使企业能够实现业务过程的集成、业务过程自动化。
   
    产品流是对产品生命活动的抽象表示,也就是对产品模型的进一步的集成和统一。产品流管理分为建立、仿真和执行三个阶段。产品流建立主要是完成经营过程的计算机化的定义,也就是完成产品建模的任务。在这一阶段,利用一个或多个建模方法及其相应的建模工具,完成产品实际的形成过程到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定义的转化。第二阶段就是仿真分析阶段,建立的模型要满足产品多视图要求,便于进行性能优化和动态仿真。产品流执行就是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业务按照给定的模型进行操作,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并发冲突、执行监督和事件协调。
   
    2 产品生命视图构建
   
    2.1 产品生命视图
    基于产品流的产品生命视图管理就是用图形可视化方法进行产品流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了产品生命链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基于产品流的产品生命视图管理能直观形象地表达清楚产品的上述生命状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生命视图管理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生命视图中,通过产品主模型结构进行资源配置、组织分配和事件安排,通过产品多视图进行信息流分析、流程优化、动态仿真和任务控制,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管理(如图4)。比如,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通过产品规划视图和产品概念设计视图,将用户的需求、概念设计的相关信息以及规划、概念设计过程清楚表达出来,为产品生命后续设计和生产提供一个透明的信息平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中期阶段,通过设计视图、生产视图等表达设计和生产等过程,在视图中可以分析资源、组织等利用状况和事件时间来优化资源和寻求最优路径。而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通过营销、售后服务等视图表示出产品的市场分布、产品使用状态等,并可进一步分析产品市场走势和监测产品运行状态。所有的视图都在全局视图管理之下,也就是说全局视图为多个子视图提供了一个共享信息平台。一个视图可以有若干层子视图,直至表达清楚为止。
   
    2.2 产品生命视图管理的特点
    产品生命视图管理利用产品流技术的特点,并将它与产品数据管理相结合作为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生命视图管理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管理无缝结合。
   
    传统上,在企业与其供应商及客户之间、企业中异构的应用系统之间、产品生命周期内不同的阶段之间、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参与者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交换的诸多障碍。信息流的不通畅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效率。
   
    产品流生命视图集成了与产品相关企业内与企业间的信息,在生命视图中产品的每一状态的数据与产品数据管理(图档、配置)相关联,也就是说在生命视图中能直接获得产品相应状态的数据;产品主模型包含了企业资源(组织、资源、供应链、客户关系等),从而使产品生命的每一状态都与相应资源连在一起。由此,产品生命视图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信息载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协同的工作平台,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的畅通提供了绿色通道,在权限许可的情况下,只要找到产品的某一生命状态,信息的获取便轻松实现,解决了当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共享难以逾越的壁垒。
   
    3 系统总体结构
    考虑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构特点,系统基于产品流和基于用户群的设计,采用S/C和B/S混合模式。实现框图如图5。

图5 PLM系统体系结构图

    系统设计分用户服务层,业务服务层和数据服务层,利于依据不同的任务构造不同的应用子系统,也利于系统的实现和管理维护,具体如下。
   
    (1)用户服务层由企业和客户组成。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依据不同部门处理数据的要求进行,这部分需要处理的数据比较复杂,涉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并且对于不同的部门子系统所处理的数据又有一点差异,如采购部只需要关心企业仓库和其他物质资料的库存量;销售部则关心的是企业商品的销售情况和顾客群等。因而,依据这些不同特点和要求可以构建不同的子产品流或者一定的数据访问权限,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安全及减少网络的负担;对于客户而言,由于客户一般是为了了解企业和进行商务活动,主要是一些查询、订购及信息的反馈等行为,因而,可以在系统的业务服务层采用Web技术设计,使用户可通过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Explorer等浏览器进行访问,并且要建立防火墙以提高企业内部数据的安全性。
    (2) 业务服务层是PLM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连接用户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桥梁,能响应用户发来的请求。SDE主要是用于空间数据的处理(输入和输出),图形可视化技术主要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供可视化管理,Web是对外部用户的浏览支持。
    (3) 数据服务层主要是结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在其上开发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来完成数据服务层的功能[14]。
   
    4 结束语
    产品技术和过程技术是制造技术的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集成产品信息和过程开发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管理系统中,这两个部分基本是各自独立运行的,很难实现整个企业的高度统一的运作。其实,这也是目前计算机辅助产品开发管理系统存在的致命弱点。本文提出基于产品多视图模型的产品流技术,将产品技术管理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进行整合,为广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参考文献
    [1] Defense information systems agency. CALS and related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Standards [EB/OL]. http://cals.disa.mil:8003/.
    [2] The Techn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Department, Carderock Division, Naval Surface Warfare Center. CALS Standards/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EB/OL]. http://navycals.dt.navy.mil/cals/calsstds.html
    [3] 褚学宁. 虚拟企业产品设计技术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1999,19(1):58~60.
    [4] 宋天虎.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未来. 中国机械工程,1998,9(4):2~6.
    [5] 沈建新,周儒荣.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5,p565-571
    [6] 徐宗昌,曹军海,王淑玲. CALS与综合数字数据环境. 中国机械工程,1998,9(12):38~40.
    [7] 王建民,杨建峰,张力,耿坤瑛.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 http://www.e-works.net.cn/ewkArticles/Category72/.
    [8] 孟杰. 结盟联手吹响进军PLM领域号角.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4.2:42-45
    [9] 赵敏. 建立PLM系统的入门招数,http://www.e-works.net.cn/ewkArticles/-Category72/.
    [10] Anon. PLM reaches for smaller firms. Industry Week, v 252, n 9, September, 2003, p 20
    [11] Moore,John. When Seeking a PLM Supplier, Match Solution Choice to Strategic Objectives.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gress, v 99, n 11, November, 2003, p 22
    [12] Teresko, John. The PLM revolution. Industry Week, v 253, n 2, February, 2004, p 32+34-37
    [13] 潘捷. 工作流仿真优化与PDM的研究开发[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Va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