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 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企业从设计到生产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面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中的产品信息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势头,这使得如何管理和有效控制与使用这些信息,从而获得最大效益, 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产品数据管理(PDM)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它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强大工具。
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从2003年3月份开始上线使用上海同捷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管理软件i-PDM,到现在已一年半了。最初的三个月,通过学习、培训和实施,克服了许多困难,在公司领导的有力推动下,终于使i- PDM 的运用步入了良性轨道。现在,全公司每个单位的工艺技术文件管理均已纳入了i-PDM 的系统管理范畴,使公司的工艺技术文件管理上了一个台阶。通过这一阶段的实际运用,本人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奉献出来,权作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斧正,以便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i-PDM工作。
一、使用i-PDM前生产技术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1.工艺技术文件的更改
根据规定,公司所有的工艺技术文件更改,要求先填写“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此通知书须经有关人员和领导签字并批准后,方能去更改工艺技术文件。以前是手工更改和手工管理,有些人不按规定办理,直接在个别工艺技术文件上更改,资料管理员有时也没发现, 资料就入了库。这样,就会造成生产现场和有关单位使用的图纸与资料室不统一,从而引发报废产品的出现。有时更改后,发觉有些位置更改后比更改前还要不合理, 想找回原来的结构和尺寸, 但是原图纸已更改过了, 加上《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填写得又不规范, 所以又难以回到原样上去,从而造成了一些麻烦。
2.工艺技术资料的管理
建厂初期,公司只是从事单一铸件的生产,品种不多,铸件号与产品号没有区别,都用一个号。现在情况不同了,公司不仅生产铸件,还有后续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装配等工序了,再用一个号,则分不清是铸件还是产品。就是同一个代号的产品或铸件,现在也有多种状态,如管接头就有空芯和实芯铸件之分。同一个代号的产品或铸件,由于客户的个性化要求,也存在差别。同时由于存在水玻璃、复合工艺、全硅溶胶三种精铸工艺,同一个代号的铸件其模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此时,用一个代号来反映如此复杂的内容,则显得不合适了,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势必会造成信息混乱,影响生产经营。
3.工装管理
公司的大部分工装是采用订购制,即生产需要时,从资料室调出底图晒成蓝图,然后去供货单位采购。由于工艺技术资料是手工管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这样的差错,即把旧的工装图纸拿去订货了,结果在生产时或者产品入库时才发现工装错了。大量的工装放在生产单位的仓库里,我们的生产计划还是只写一个代号,没有其它信息,结果也容易将工装用错。前些年,订错和领错模具,给客户发错铸件的事时有发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面所述的代号的信息量不全面。
4.查询信息不方便
由于厂区范围大,查一次资料要跑很多路,加上是手工查找,费力费时。如果有些地方忘了,还得再来一遍。新参加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艺、工装设计时,由于资料不易查找,从而不容易借鉴以前的经验和教训,造成了不应有的困难。有时候,有些错误会在几代工程技术人员身上重演。前些年,也曾用建立零件档案等方法试图避免此类现象,但收效甚微。
5.校对、审批费时费力
以前在校对、审批时,先要将图纸绘好,再在有关人员之间传递,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遇上雨天还要防止将图纸打湿。校对、审批人员发现问题需要设计者更改时,图纸又将重新绘制。在校对、审批过程中,个人意见未曾保留在图纸上,在以后的责任划分上说不清楚。特别是领导的行政权力行为,事后很容易被认为是工程技术人员犯的错误。
二、采用i-PDM,更有利于开展公司的技术、生产和经营活动
1.有利于工艺技术文件的“统一”
工艺技术文件的更改,首先采用“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电子文档,由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然后建立“审批流程”,提交有关领导审批。“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经过审批,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才能被更改,然后在i-PDM系统中重新经过审批手续后,此工艺技术文件才归档管理。工艺技术文件归档后,在i-PDM上可以看到此电子文档后面有一红色的“档”。若没有此红色的“档”,说明此电子文档没有得到批准。当看到“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的电子文档后面有红色的“档”后,与此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才允许被更改。这样做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私自更改工艺技术文件的漏洞。每一张图纸,都只有一个版本是有效的,即归档(在i-PDM系统中,其后面有红色的“档”)的最高版本,全公司用的是同一套i-PDM系统,这就实现了贯标要求的“ 统一”,同时也实现了及时性的要求。工艺技术文件的每一次更改,在i-PDM系统中都要升级一次。升级必需的工艺技术文件更改通知书和更改后的工艺技术文件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在i-PDM 上很容易将它们一起调出查看。工装订货人员也可查阅新产品的工装是否归档或者是否升级,以确保订货不出差错。加上低版本的工艺技术文件始终在i-PDM上保留着,这给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了解产品的历史带来极大的便利。
对于少量的更改,我们采用更改方式进行处理,标以a、b、c等更改标记;对于大量的更改、结构上的更改或者更改次数过多,则采用换版的方式。不论是采用更改方式还是换版方式,在i-PDM上均要进行零部件版本的升级。具体处理办法有详尽的规定。
关于工艺文件更改通知书的填写,为了方便生产单位,规定采用如下样式:
(1)若只是少量尺寸变更,而且图纸的更改次数不大于4次,则采用更改方式。下面是样式:


零部件名称、零部件号、图纸号、图纸种类等均按上面的格式填写。此次未有涉及到的地方还按原来的规定填写,比如:“比例”、“共页第 页”等。图纸种类为产品图、铸件图、模具图、夹具图、刀具图、检具图、功能图、装配图、精铸件工艺卡等。图纸号为如5 5 M 1-XXXX 等。版次即最新的版本号。
(2)若有结构上的更改,或者更改的地方太多(≥1 2 处),或者此图面更改次数大于4 次, 则采用换版方式。下面是样式:

有关说明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