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CIO要不要更Power
·西游记:唐僧取经背后的阴谋
·“老虎卖兔子”的管理启示
·现代项目管理的行政方法
·项目内耗导致信息化权力之争浅析
·BPR与权力系统的重构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CIO如何登上权力巅峰?
·文章评论:慎用知识权力
·如何玩转管理者的权力?
·SP权力大转移 中移动为3G清场(Aspire)
·穷人在700万百万富翁堆里拥有的权力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王者归来”:高层权力斗争出局者的重生
发表时间:2005-8-12    来源:环球企业家
关键字:权力 管理者 董事 
一般来说,股东倾向于降低成本、在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以CEO为代表的管理层则把精力更多放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之类的治理问题上,他们组成相互依存的矛盾体,通过彼此的制衡共同推动公司发展。

    欢快的前奏

    出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史蒂芬·阿普尔顿本来有机会成为运动明星。少年时代,全能运动、跳伞、摩托车比赛、举重,他几乎样样精通。优异的网球技术使他赢得了爱达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学的奖学金和国家级运动员的称号,然而,意外的右手腕骨折断送了他的体育前程。23岁那年,阿普尔顿成了美光公司制造车间的一名计时工。

    运动健将的好胜心仍在蠢蠢欲动,他发誓要在三十岁之前成为这家芯片制造商的首席执行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1980年代中期,阿普尔顿坚持每周七天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量,从未请过一次病假。1988年,对工作的超常热情最终导致了他与妻子分道扬镳。六年后,阿普尔顿如愿以偿。

    这种传奇式的成功轨迹很快赢得了公司上下的钦佩,而阿普尔顿上台后推行的各种革新制度使他的强悍形象得以树立,但与此同时,公司政治闹剧的伏笔也就此埋下——

    在博览了20多本薪资书籍之后,阿普尔顿毅然改变了传统的薪金方案,将员工的基本工资下调而将奖金上浮10%,以此来降低成本并激励员工。

    在公司战略上,阿普尔顿发现,美光长期以来总是按照一种“奇特”的战略在运行——滥砍成本、产品周期长、且只进入那些已经被对手攻破的领域。这使得美光在DRAM这样一个产业周期短的市场领域内显得很被动。于是,他计划筹措资金建立新的研发机构。另外,由于纯芯片业务大大削弱了美光的独立性和风险应变能力,1995年阿普尔顿通过整合建立了美光电子公司,并开始了PC的销售业务,一年后,此业务就贡献了总销售收入的30%。

    这些大刀阔斧的举动使美光的盈利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维护公司利益和侵害股东私利的边界也就此模糊了,那些保守的股东觉察到,这位前网球运动员可不是盏“省油的灯”。

    1995年,为改变美光在下一代存储器研究方面滞后于对手的势头,阿普尔顿准备筹措40亿美元并展开资产扩张计划,其中利用25亿美元在犹他州建立一个新的电脑芯片设备厂。为此,第二年年初,阿普尔顿打算大量出售公司股份,这显然碰触到了拥有22%股份的最大股东辛普劳(J. R. Simplot)的极限神经——此举将会严重稀释他的股权。

    9天闹剧

    事实上,早在阿普尔顿担任CEO之前,美光科技的另一大股东兼董事阿兰·诺贝尔(Allen Noble)一直想推举善于低成本运作的CTO泰勒(Tyler A. Lowrey)担任首席执行官。1994年9月,公司创始人兼CEO约瑟夫·帕金森(Joseph Parkinson)因与最大股东辛普劳的政治斗争而出局时,泰勒放弃了这一职位,风水这才转到了阿普尔顿头上。

    拥有“钢铁意志”的诺贝尔对泰勒始终没有放弃过,只是阿普尔顿的优异成绩表暂时打退了诺贝尔的企图。他上任的第二年,美光科技的股价从20美元一路狂飚至将近90美元。然而,抽风似的DRAM市场此后急转直下,芯片的价格随着PC市场下滑而暴跌,美光股价重新回落到30美元上下。

    阿普尔顿的资产扩张计划一出台,他和股东们的矛盾便开始表面化了。诺贝尔开始在泰勒耳边蛊惑说阿普尔顿时日无多,泰勒不要再放弃这个机会。由于担心CEO的位子落入不明局外人之手,泰勒终于被说服。

    1996年1月17号,在辛普劳的办公室,泰勒向众股东表态说愿意接任CEO之职。第二天早晨,辛普劳召开了一次董事会,席间阿普尔顿被要求暂时离开,等其再次回到会议室时,即被告知已经下课。

    据说,阿普尔顿当场的表现很有男子汉气度。事后,他默默回到了洛杉矶老家,蓄起了山羊胡,他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像DRAM市场一样不可把握。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继任者泰勒越来越感觉自己并非美光真正需要的CEO。他秘密前往洛杉矶,拜会阿普尔顿。之后,泰勒亲自游说董事会要求将阿普尔顿和自己官复原职。他说:“我整晚失眠,我感觉自己错了,我要纠正这个错误……”在CEO位置上几天,泰勒掉了整整8磅肉。

    与此同时,美光20多名管理者联名上书董事会,称如果不把阿普尔顿请回来,他们将集体请辞。阿普尔顿的离职对这些属下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每天早上睁开眼时,一想到阿普尔顿不在,我们都不想再回来上班了。”

    于是,在与管理层的力量抗衡中,以辛普劳和诺贝尔为代表的股东终于屈服。在解雇阿普尔顿不到一周之后,辛普劳不得不亲自给阿普尔顿道歉认错,后者来不及刮掉刚见眉目的山羊胡,便匆匆赶回公司就职,而肇事者诺贝尔则称病请辞,9天闹剧至此落幕。

    此后九年,阿普尔顿的地位无人再能撼动。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DRAM市场被人形容为“诡谲难料”,一方面,迅速饱和的市场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从而使价格一跌再跌;另外,高速的技术更新把相关公司局限在生存边缘。在这个行业所能取得的最大胜利就是存活下来:就在六年前,全球DRAM公司的数量还是目前的两倍。

    这种景况下,阿普尔顿不负众望,率领美光科技保持了前三甲的行业地位,并以此证明了自己是执掌美光帅印的最佳人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4页,当前第3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