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BO首席执行官:商业智能(BI)进入收获季
·吴鹰:困境中才能辨别"man"与"boy"
·刘小兵:从CIO到CEO
·应对独裁CEO的四种方式
·CIO与CEO保持步调一致
·数据挖掘 是“大忽悠”还是“懵懂少年”
 相关新闻
·
达索CEO透露野心 要打造中国PLM行业标准
·
赛门铁克11亿与华为建合资公司 任正非任CEO
·
惠普前任CEO:并购康柏明智 成功预料之中
·
开目公司荣膺“2006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供应商”称号
·
MySQL CEO首次访华 力推企业级应用
·
SAP全球CEO孔翰宁领导能力受肯定 延长任期至09年
 相关热贴
·韦尔奇自传--被全球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成不了CEO的CIO,未必就不是成功的CIO
·CEO从CIO身上到底想得到什么
·CEO真的很看重IT的价值吗?
·CIO如何运用4P学说服CEO
·从CIO晋升为CEO,其实并不难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抢位“狂人”石钟韶
发表时间:2006-5-23 江卉   来源:e-Works
关键字:CEO 石钟韶 ERP 新中大 
有人说他是“中国软件业第一狂人”,因为他不单演讲、著书要“终结ERP时代”,事实上还“抢了ERP的位”,瓜分了一定的市场分额——他就是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CEO石钟韶!据CCID(赛迪顾问)调查报告显示,新中大在管理软件已经成为国内三强,财务软件进入到第二,公共财政管理软件做到第一。

    做“强”不做“大”

    当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做大”是首要考虑。而石钟韶却语出惊人:“做‘强’才是新中大的终极目标。”为此,他把“3A”品牌核心进一步深化,那就是精细化服务。“我们在服务上是最强的!”
    石钟韶的名片很特别,在其右边,横列着三个英文单词:Advanced、Agile、Applicable。他说这就是新中大的“3A品牌核心”——直译为先进、灵动、适用。
    围绕着这一标准,石钟韶和他的团队尽心打造着属于新中大的“URP”平台。
    先进自不必多言,IT业特有的个性要求使得每个行业企业都尽心以最先进的技术来为客户服务。新中大的技术团队从用户的实际使用方便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验积累及产品需要,研发了“智能客户端”、“智能预警平台”、“自定义报表”、“手机短信集成”、“企业动态建模”等先进产品。
    也许是江南文化使然,新中大员工对客户的细腻需求先作敏锐和深刻的挖掘,而后进行精心研发。为了作到这点,新中大从团队的聘用开始抓。“人才引进发面,我们1/3的员工必须懂管理,2/3的员工专攻软件开发。”石钟韶说。
    提到软件的个性及适用性,石钟韶兴致高昂:“其实我们做国内软件的企业在国内会面临一个问题,究竟要适应这个企业,还是我需要做出一定通用性的东西。所以你要有灵活性,我们也要求精细化的营销、精细化的技术、精细化的软件,因为我们做中高端软件肯定需要做精细化的营销,大规模的推广比较少,我们基本上都是做一对一的营销。这时候我软件的平台可适应性比较强,同时又符合我们目前发展的趋势,创新的商业模式。这方面国外的厂商比较庞大,它要调头适应全新商业模式的软件可能一下子还无法适应。”
    正因为严谨的品牌文化,新中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新中大经历了成长最快的1999年,那年增速达到200%,开始走上发展的稳健车道。新中大真正做平台是在2000年,在.NET下做了一个UP平台,平台也是新中大I6产品的基础。拥有的产品线包括政府、企业、工程项目三大类——协同工作套件W3、公共财政管理软件Gsoft、企业管理软件(URP)I6、简约型ERP软件银色快车SE、工程项目管理软件Psoft、科研项目管理软件SP等。新中大拥有全资分公司18家,员工700多人;加盟子公司32家,总人数达到2000多人。从用户而言:较为完整的ERP用户大约150家,而较完整的URP用户(集团用户)大约50多家。2000年,新中大跨入财务软件三强;2001年,新中大进入政府市场,跻身公共财政、各省市财政厅局的相关财务系统的主要供应商。
    然而,当石钟韶率领新中大同仁杀入管理软件市场时,用友、金蝶已经是中国财务市场领域的二面大旗,尤其在中小企业市场中已经各占有一片天地。
    “我们只做业内最‘强’,不做最‘大’。”石钟韶果断地在当时提出了创建性理念。
    他解释道,立足中高端市场的新中大在面上可能拼不过同行老大,但在精细化服务上却是最好的选择。
    “就像大街上跑的车子,可能汽车厂商的营业额很高,但并不代表它的产品就是最优质的汽车,优质的汽车有很多品牌,有低端、中端、高端汽车;我们的定位就是中高端精细化。”面对竞争,石钟韶当时的果敢让他选对了策略,但他并未局限于此,在做了大量调研后,江南人特有的细腻让他把目光锁定“精细化”和“差异化”。
    “我们95年进入这个领域就中高端,我们现在坚定不移坚持我们中高端战略。另外我们也做一些行业化,比如服装行业、冶金行业、食品行业、家具行业等,这些行业声音的挖掘,以及行业内的应用,我们在公共财政做国内第一品牌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行业的深入挖掘上进行差异化竞争。我并不做盘子最大的公司,而是做最优质的公司,最精细化的公司。”
    然而,事实却表明新中大并不“不做‘大’”——“狂人”石钟韶只是含蓄且谨慎地表明着自身的立场。
    1998年以后,市场形成“用友”、“金蝶”、“新中大”三家鼎立的格局,分割南北中市场。长于IT市场数据调查的CCID在2002年2月的报告中称,三家共占据中国管理软件市场47.3%的份额,其中“用友”占15.9%,“金蝶”占11.9%,“新中大”占9.5%;在财务软件市场,CCID的这份报告显示“新中大”的销售额占16.6%,“金蝶”占14.8%,“用友”占20.9%;在公共财政管理软件市场则是“新中大”占据53.6%,排名第一。从95年开始做财务软件至今的10余年间,新中大的典型客户大都是大规模的集团企业,如娃哈哈、唐山钢铁集团、中国移动、鞍山钢铁集团等。
    在企业规模上,新中大在成立之初便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如今拥有全资分公司18家,员工700多人;加盟子公司32家,总人数达到2000多人……
    石钟韶不但在把新中大做强,还在默默地把企业做大。

    新中大之道——苦练内功

    最开始,新中大的本意是“在创新中壮大,在壮大中创新;新中有大,大中有新”。后又演变成“创新、中和、大成”。在此,领头人石钟韶张扬中透着平和的个性显露无疑。
   
    新中大的英文名是NewGrand,最初曾是“New & Grand”,后去掉连接词and演变为NewGrand——这个英文词典里本没有的单词却蕴涵着丰富的“新中大之道”。
    创新、大成——这些充满激情、充满奋进意味的词正好是石钟韶的真实写照。当他毅然放弃攻读数年的本专业,投身陌生领域,投身商海时,激情与创业精神最后成就了他,也最终积淀为新中大的企业文化之一。
    至于中间的“中和”,石钟韶笑言,“这是企业发展起来后,公司一位文学硕士给加的注释。”
    诚然,许多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原有的创业劲头会因融资不畅、销售渠道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有人把这称为“做企业的坎”。
    实际上,在新中大的成长之路上,便经历过类似的“坎”。尽管经受了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重重压力,秉承严谨创新精神的新中大并未站出来为自己澄清辩解,而是默默苦练内功。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而上市融资可谓最佳途径。新中大便在这一路径上足足蛰伏了几年……“2002年是新中大快速成长的阶段,为上市融资我们把一切准备都做足了,可惜遇到了国有股改革及2003年的“非典”,使上市工作未能达成。”石钟韶微笑着说,这次融资耗费了700万元。谈起往事时,石钟韶神情中略带惋惜,但流露出更多的却是平和,以及潜伏后的韧劲。
    如此一来,原本为上市做准备而把企业架构、管理模式及资源布局所做的调整,一下子变成了企业的制约。“所以,我们又只好从一种扩张的局面迅速调为收缩的局面。”石钟韶说,这种调整造成的结果是,企业内部员工及一些客户同时对新中大信心不足……
    2003年~2004年两年间,新中大一边安抚着自己的伤口,鼓舞士气;一边保持生命力,修复元气。
    “现在,我们要苦练内功,把底层的工作做好,把客户服务好,要耐得住寂寞。”石钟韶依然记得当年自己在动员大会上讲过的这句话。在行动中,新中大一边关注自己的品牌定位,明确名牌定位为先进管理思想、灵动、适用3大基本特征。并且与国内一流的管理咨询公司以及管理大师互动,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贯穿在管理软件中,让客户感受到新中大的管理思想;在管理方面,强调扁平化,新中大没有设副总,而是设立了产品总监、研发总监、营销总监等职务,明确了职责,更高效地管理。
    石钟韶经过深入细致的考察,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产品质量上,并制订出严谨的质量管理办法:“每月召开一次质量会议,每位员工都对质量管理提出一定的问题,包括流程缺陷,最后总结改进。”
    “这次的花钱买教训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企业10年一个坎!”石钟韶认为,“这一次失败对己或对企业都是好事,新中大员工的心里更增添了‘中和’的心态。”
    目前,新中大已到“发力”的时期。“我们计划今后的3~5年时间,在资本市场上有所表现。”前一次的上市失败并未让石钟韶气馁,相反,信心十足的他只不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

    长跑的乐趣

    对于长跑这样一项考验耐力的运动,石钟韶情有独衷地把它作为休闲运动,在枯燥乏味的简单重复中,他感受到的是对自身毅力挑战的乐趣!
    从创业开始,到现在成功地把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经历颇丰的石钟韶并未给人沧桑之感,在他的血液里,一种坦然中的激情在流动着。
    目前,他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既紧凑又理性:1/3的时间在杭州总公司进行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完善研发体系方面;1/3的时间到全国各个大区去与一线员工一起工作,交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思想,如与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一起组织活动;1/3的时间用于市场推广,主要是拜访客户、联络新客户、维护老客户。
    闲暇之余,他最爱的健身活动是跑步。在他的家里添置着一台跑步机,一般隔两天,他就在会在家里进行长跑,一跑就是4公里……对于目前老板圈里流行的活动,如打高尔夫、保龄球,他并不太感兴趣,“长跑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锻炼意志,克服惰性。何乐而不为?”长跑,这个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他一坚持便是20年。
    其实,除却锻炼身体的目的外,坚持长跑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自我激励。
    “任何企业都会遇到风浪,做企业就如一次又一次的长跑运动,贵在坚持。”石钟韶补充道,“有创新地坚持,勇于挑战自我。”
    作为对这一说法的解释,他打了这么一个比方:有7个人一起去挖油井,挖到30米时,走了3个人;60米时又走了3个人,只有最后一个人坚持挖到了100米,这时,石油喷薄而出……
    “找准位子,贵在坚持,勇于创新。”这大概是石钟韶“最后挖到石油”的最好诠释。
   
    石钟韶
   
    1983年 北京大学数力学系毕业,在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
    1986年 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89年 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杭州制氧厂
    1991年底 开始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1993年8月 筹集了3万元创建杭州新中大电脑系统研究所,自任所长,辖内有工程师一人,兼职财务人员半人,主要经营项目是系统集成;
    1999年5月 新中大与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盟组建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出任CEO。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3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