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第五届北京大学光华新年论坛精选之三
·第五届北京大学光华新年论坛精选之一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经理人
 
第五届北京大学光华新年论坛精选之二
发表时间:2003-2-10 特约撰稿人: 牛正乾   来源:投稿
关键字:光华论坛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MBA联合会承办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每年一度,一线接触活跃在企业界、学术界最前沿的人物和话题,堪称国内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经济类专业论坛,本网热心读者——北京丰科城医药有限公司牛正乾副总经理为本网提供了2003年论坛系列资料,本网选取部分内容,以享广大读者。牛正乾副总经理欢迎广大网友就关心的问题和他探讨(E-mail:nzqian@263.net)。

    马金泉谈“待遇与精神相结合”

    现场提问:
    我第一个问题问马总,你刚才强调国有企业忍辱负重,但是听到刘总和任总介绍以后,您有没有动心?
    马金泉:
    我当然非常羡慕他们的MBA,但是阳光还没有照到我们这,但是是不是没有这个就不能取胜,真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非常重要,去年在光华论坛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什么样MBA受欢迎,能够取得成就,有硬条件,还有软条件,软条件就是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个教授说我当领导以后,才知道用人德是第一位,所以不管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一般工人也好,领导者也好,人都是第一位,但是经营者有了股份我觉得会进一步调动他的积极性,但是在没有的时候,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也能够锤炼一个团队,解放战争那时候也没有MBO,我觉得经营者持股是我们在世界竞争当中取胜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现场提问:
    我海外回国创业的,今天主题是国有企业,我刚才听了一下,这里面可能比较纯粹国有企业就是彩虹集团了,我想问两个问题,一个您刚才说精神的支柱,这个我个人精力不仅仅国有企业需要这个,我们处于创业阶段小的企业精神上的支柱和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在用人和对自己激励上也是很重要的,那么具体你在彩虹的经验,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动人的主观能力性,能够使他们的精神调动起来;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彩虹已经20年了,您觉得在经营过程当中,现在面临最严峻问题是什么,既然主题是改革,面临这个问题彩虹现在有哪些在计划当中的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
    马金泉:
    刚才讲的就是牺牲精神、奉献精神也好,我认为每个企业都有,刚才任总讲的他司机到那以后又回来了,回来以后比以前单位少一千多块钱,所以人的需求也是全方位的,一个方面工资、薪金,还有一个心情有时候心情比工资更重要,有时候事业比工资更重要,在彩虹的人觉得在这有事做有他的物体,虽然收入低一些,但是他留在这里,但是我们也有人走,我一定要问他你走的原因是什么的时候,我说是不是待遇问题,他说不全是,他说我在这个岗位上我感觉到没有希望,没有我的用武之地,所以我感觉到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两种东西不可偏废,光一味讲薪金讲待遇也好,一味讲精神也不行,我认为得两者结合起来,只有两者结合起来,这个团队才能持久打胜仗。
    彩虹20年的发展,一个就是得益于国家的支持,国有企业也得到过国家很大的支持,另外彩管比较多的时间还是供不应求,那么真正供大于求是近四、五年以来的事情,这四、五年也有供不应求的时候,所以说彩管这20年发展总体来说发展是顺利的,那么在这里边成功的方面彩虹的辛勤开发,我们现在有等离子的开发,也有彩管更高水准的高技术含量新品的开发,这些东西保证了彩虹20年发展是比较好的,刚才说彩虹的文化,彩虹是在92年、93年开始企业文化建设。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要拿出更新的产品,像等离子,这都是巨量的资金投入,二、三十亿的投入可以做等离子,做液晶投入是上百亿的,彩虹的总资产是80亿,所以和我的资产能力不相符的,我为什么感觉到我一个人能力一个企业能力不够,我看到日本政府那样去组织去支持日本的公司,实际上韩国政府对他的公司支持也是非常大的,韩国在短时间内培养了一些跨国的公司,我认为他用的是超常办法,负债不能超过70、80%,投资不能超过净资产一半。我们中国我感觉缺少这样大的公司,因为我们资金不足,我希望政府来组织,我们是国有企业应该有这方面优势,但是我们非常充分利用,中国最难事能做好,原子弹,氢弹我们能做好,因为国家重视,中央组织,但是对彩管没有这样,对电视机没有这样的支持,对汽车也没有这样的支持,汽车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吗?对不起我这样说可能对汽车业不尊重,现在都是外国汽车打上他的牌子在我们国家销售,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汽车业组织起来,国家投入财力。

    华远集团总经理任志强谈用人之道

    现场提问:
    我是人民报社一个从事人才报道记者,我刚才听到任总讲到一个问题,就是说你们在和华远房地产拆分时候走,一部分人走,我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们走,也不知道什么力量让他们回来,因为人才已经到了抢地位,华远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回归的?谢谢。
    任志强:
    我走的时候从股权上和华远分手了,你只能说把股权卖了,不能把人卖了,同时也不能把人带走,我们分手时候没有带人走,没有带团队走,但是今年三月份以后,原来合同到期以后,有大量骨干回到我新建的公司,很多人回来因为原来华远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会促使他们愿意到华远这里生活奋斗,应该说绝大部分骨干回到我新建公司里来,所以华远团队里头即有以原来的公司为骨干的一个团队,也包括新招收的一些员工进入到这个团队来,因此我虽然只是在前年12月份开始注册公司,但是三月份时候我们公司已经到一个很庞大队伍,这个队伍核心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了。
    比如说我们新建公司比原来公司工资低很多,我们一个司机专门到新公司来,他一个月工资差一千多块钱,仅仅一个司机要差一千多块钱工资,他也愿意来,因为华远企业文化可以让他看到未来预期,我分手以后公司,他们认为这个企业预期并不好。预期如果使人觉得尽管短期收入不高,但是他的长远发展会使这个企业发展下去的话,他会有更多发展机会,那么他宁愿到这种公司来。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原来团队大部分人回来一个重要的原因。

    徐海锋局长谈铁路改革经验

    现场提问:
    我想问徐海锋局长两个问题,我们上课时候听老师说徐海锋是这里的学员,学员一个月之后回去对局里工作做了改革,刚才听你演讲,我觉得确实有很多标准的MBA语言,我就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您对铁路行业一些认识已经现代化了,这种认识是在学习之前就有的,还是在学习之后有的,第二个问题您觉得铁路改革经验,对全国铁路系统有多少可借鉴的地方?
    徐海锋:
    你提的第一个问题,我在学习之前和学习后是不是由于学习以后带来的效果,我可以跟大家说,我在MBA学习了两年,学校老师、同学给了我很多的知识,使我观念发生很大转变,所以我是学习以后运用的这些理念再结合实际所提出的创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北京铁路局应该说这几年的效益有些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上市企业是不敢和我们比的,如果我们拿五年来说,我们铁路局收入如果按今年的收入说,比1998年增长112亿,增长20.4%,我们已经连续四年增长,这个增长幅度非常大,特别这两年市场有这个机会,再加上学习的收获,应该说使自己在这个结合点上创造了很多带有创意性的东西。
    那么大家问我说北京铁路局现在什么样?刚才任总给我的评价不是企业,我也承认,因为还带有政府职能,但是是不是带有政府职能的还不算企业的企业,就不能干出点事来呢?我感觉到是能干出点事来。北京铁路局现在在2002年500强评比当中,我们列在25位,北京铁路局固定资产674个亿,我们今年收入达到了304个亿,这个销售收入在全国应该说是第一位的。我们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货运量如果按今年和1998年比我们增长多少呢?我们增长了30.4,可以说要说小铁路局增加五、六个铁路局工作量,可是我们资源没有太大变化,人还是这么多人,我们是一个52万人的企业。我们能够让大家过的日子不错。那么我们现在货运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煤运量占三分之一,客运量占全国七分之一,我们收入占五分之一,应该说这几年确实市场环境不错,再加上我分管这摊事学习了这些新的知识,交了这么多朋友,特别是我感觉到北大学的是一种思想,我希望企业都应该去学习思想,然后再找准位置去自己加工、整合形成具有特色和与众不同的东西。人同样也有核心竞争力。那这种竞争力除了责任、热情更重要需要管理的语言,能够交流。再一点我体会到国企之间,民企之间,大家都应该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力量,这句话可能大家感觉到有点反政府的话,或者当官的话,实际上不是,一个企业能够有凝聚力,能够形成团队,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他把事业当做乐趣,他把成功当做快乐,这就是凝聚力。
    那么我接触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班里就六个国企,我们当时进班时候抬不起头,认为国企不如人家,但是当大家经过两年学习以后,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北大给我们提供这么一次机会,大家都是彼此可以利用的资源。当这个资源利用的时候,就没有企业的界线,连国界都没有,外国老师给我们教课,所以我希望今后大家不要老提国企、私企、民企,大家都应该谈企业。
    现场提问:
    我十几年前在北京铁路局干过,当时如果有您这样领导我就不会跳槽了,最近进行很多改革,因为有很多竞争对手,最近又来了一个德国的竞争对手,在上海投资磁旋浮列车,最终目标是上海到北京,我本人在这个跨国大公司工作,这个速度现在已经达到450公里,咱们中国的铁路提速4次,永远赶不上人家速度,我认为如果赶上人家速度必须得改革,所以我想问徐局长如何面对国外强大竞争对手,中国铁路应该做哪些工作?
    徐海锋:
    首先你作为跨国公司领导给我提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你们公司的利益,我想关于磁旋浮问题,这个真是政府应该办的事,所以我作为不是企业的企业不好回答今后怎么搞。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确实给我们带来一种冲击,这种冲击就是他的交通方式,利用高科技含量,能够给老百姓带来更舒适的服务和更便利的出行选择,所以这种竞争,必将对中国铁路如何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出严峻挑战。那么至于磁旋浮这个技术,应该说德国技术非常好,他给我们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在什么样的距离,在什么样的技术条件下,在投资的允许讨论下,应该怎么样去发展中国的快速交通,是中国政府应该抓紧研究解决的问题。
    学院提供的是理论化的管理理论,其实很多企业家他们在做的工作其实是管理上的实践,你想寻找帮助应该管理咨询公司做管理技术传达,并不含盖帮我们公司做营销或者推销的,我的问题主要对张老师的,大家问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企业文化上的问题,我做咨询这么长时间,我发现很多文化上的问题,对于公司来说,其实要解决一个企业家核心理念问题,这个理念传达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机制问题,还是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团队上的问题,其实我发现很困惑一点,就在于说我们在制定制度或者把它形成机制过程中,其实是在把我们人物化的过程,但是我们现在中国企业的成长或者中国社会变革,其实是一种人性复苏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物化过程和人性化反抗往往是一个企业里面人才面对非常非常难以克制的困难,我不知道张老师对这一点怎么考虑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3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张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