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如何跨越“任务黑洞” 产生“任务黑洞”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经理人要如何去应对任务黑洞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目标达成的综合考衡。很多时候,一些经理人、特别是新升职的职业经理人,为了博取上司的好感,对于公司下达的高目标往往不加考虑就一口答应,完全没有考虑到完成此目标的难度如何,目标的设定是否存在问题等等。而等到公司正式下达了完成目标的时间规划,经理人仔细衡量后才发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此时想反悔已经太晚。
所以,在公司或领导下达目标之后,经理人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此目标进行综合考衡,判断自己完成此项目标的可能性。经理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行目标考衡:
A、将目标与公司历史同期的目标相比较。
B、将目标与行内的同级别公司的目标进行比较
C、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D、综合公司总体资源与实力进行考量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考量,经理人就大概可以判断出自己所要完成的目标是可达成的还是一个“任务黑洞”。如果发现上司布置的目标是这样令人“高山仰止”,经理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将自己详细的分析和对目标的理解与上司进行沟通,争取得到理解,及时调整目标的设定。
将“任务黑洞”分解成“可能”+“不可能”目标。在某些金字塔式管理的公司中,经理人的完成目标往往由上司主观设定。等到经理人拿到目标的完成责任书时,公司的一切规划已经定型,纵使经理人发现该目标的完成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要再一级一级进行汇报及进行重新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经理人惟一能做的就是采取一种营销“怀柔政策”——将上级所设定的“任务黑洞”分成了不同境况下的目标完成度。比如在深入研究之后,可以列明在什么资源配置、市场状况下,目标的完成是可以达到的;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目标的完成就是一件绝不可能的事情。
对“任务黑洞”进行分解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让上级明白你对既定目标完成的充分认识以及深入考虑,同时你也已经在为准备完成目标做了最充足的准备——纵使最后目标实在无法完成,你前期的充分考虑必然令上司难以找到责难的借口。
让上司对目标的设定有更深入的认识,将“任务黑洞”变成合理的目标。很多情况下,上司是在缺乏一线市场详细真实的数据下制定出了目标销量,而且目标是只高不低。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上司一个真实的市场——比如拉上级巡视市场,让上司理解“增量空间”在何处以及有多大。一旦上司和市场“沟通”顺畅时,就会明白自己原先设定的目标是否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这样他必然会考虑到实际情况,从而对原定的目标进行调整,使其变成合理的目标。
为“任务黑洞”争取最大可能的资源配置。最后,经理人要成功应对“任务黑洞”,要坚信一条原则:给目标的同时,保证最大可能资源配置到位。
比如,你的团队现在有7个人,所分市场覆盖3个省,年促销费用40万,今年销售额600万,而明年目标达到2000万。然而,你的部下人数、促销费用、市场划分范围都维持不变的话,笔者认为经理人是无论如何也跨越不了这个“任务黑洞”的。因此,经理人在接受目标的同时要努力获得公司在资源方面最大可能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