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的“思想浅薄型"无知
中国式管理的无知,归根结底是由于对中西文化缺少深刻的了解,对全球化缺少彻底的认识。因而不是完全凭感觉说话,就是陷入“中国中心论"的阴影之中。我们来看一看时下流行的一些中国式管理的言论:
“西方人在硬件统一全世界的今日,必须反思,为什么软体始终统一不了全世界,是不是由于包容性不足,没有那么宽广的包容空间,特别是美国人,建国不过二百多年,没有足够的融合力,能够把美国式的软体,推广到全世界。"((曾仕强《中国式管理》241页。)
根据当代思想界对现代化的共识,所谓现代,代表着发端于后封建的欧洲、即工业革命的欧洲,并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
现代化是全球性的,是人类不可逃避的命运。而且现代化从来就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而是硬件与软件的协同。科技革命与人文精神两者从来都是并驾齐驱。现代化也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并不是美国最强大,现代化就是美国的专利。
现代化也不是文化奴役的结果或目标。并不是你接受了美国的科技或制度,就被美国奴役了。你永远是中国人。一个农民的儿子到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仍然是他父亲的儿子。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而关于美国的历史,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只有二百年。美国历史实际上与欧洲历史一样长。因为美国文化不过是欧洲文明的延续,而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新的文明。美国实际上是西方的代言者,而并不仅仅代表美国。而现代化在全球的蔓延与继续,表明美国式的“软体"、即西方文明中的非科技部分,早已经推广到全世界了。
由于对东西方文明缺少通盘的、彻底的认识,因此,中国式管理也不可能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国式管理如是说:
“风水轮流转,中国即将继英国、美国之后,成为21世纪的世界中心。中华文化又将再度弘扬于国际,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引领西方管理科学,平安地塑造有益于人类的地球村。"(曾仕强《中国式管理》242页。)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暴露了中国式管理思想基础的虚弱及其重重的逻辑漏洞。其一,21世纪将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多极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是世界的中心,包括美国和中国;其二,中国文化从来未曾弘扬于国际,最多只是繁荣于一隅,何谈“再度"弘扬于国际?其三,英国、美国的发达并不是靠其古希腊传统,而是靠他们所创造的现代文化,中国的强大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古代文化;其四,西方管理科学向来与哲学不可分割,强行分割而融进中国哲学之后,必定是一个畸形的死胎。
再来看看中国式管理对“中国人"的定义:
“究竟中国人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的态度,秉持文化的立场,‘凡是接受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依据而言行的人,不论其血统、出生地、国籍为何,都是中国人。’如果根本不重视中华文化,甚或鄙视中华文化,不依中华文化而行的人,都已不算是中国人。"(曾仕强《中国式的管理行为》3页)
依据中国式管理对中国文化的一贯阐述,这里的“中国文化"无非仍然是指“先秦文化",而事实上的中国文化却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它完全可以包含任何西方文化的因素。
因此,站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我们可以反过来这样表述:凡维护中国的利益、为中国的繁荣而奉献自己才华的人,无论其血统、出生地、国籍为何,也无论其秉持何种文化,都可以算是中国人。
中国式管理还有更离谱的怪论:
“今日社会动荡不安,追究起来,有些人轻视伦理,鼓励‘有话就要说’。电视上常常出现‘我有话要说’的字幕或声音,都将难辞其咎。“(《中国式的管理行为》238页。)
如此,中国式管理莫不是想让中国人回到“万马齐喑"的旧时代?而且,需要澄清的一个事实是,今日中国社会稳定、蒸蒸日上,何曾“动荡不安"?
今日中国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价值混乱",而绝不是“动荡不安",这应该是描写旧中国的词汇。而突破价值迷茫后的中国,必将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辉煌历史时期。
中国式管理的非理性喧嚣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