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
根据对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全球数据库,以及对中国企业关于法律风险防范的研究报告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发现,民企所涉及的主要法律风险有:行业、组织形式、管辖地、知识产权、采购和销售行为发生地。
在这五大因素中,每一种因素都有风险高低的差异。比如:在知识产权领域,通常高科技企业比传统制造业就可能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因此它的风险指数和评分就更高。
不过,评分表达的只是一种可能性和发生的概率,并不代表企业已经面临风险或是必然遇到风险。对于评分来说,它更多的作用是警醒企业需要提高对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修补漏洞,从而避免遭受真正的风险。
根据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普华永道、《Corporate Legal Times》及《全球律师》在美国和欧盟进行的各种调查,我们可以以美国公司评分中间值为100分、欧盟公司评分中间值为70分为基准点,计算中国企业的法律风险。
●管辖地
如果一家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外设立了一个子公司,则该子公司将受该外国法律的管辖。
根据路伟律师事务所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亚洲公司都经历过因不遵守其他国家的环境、劳动和相关法律(如:种族、性别歧视、性骚扰等)而产生了法律问题。与上述法律问题相关的风险不局限于实际的行政罚款和法院判决,还包括优惠税收待遇的撤销、公众抗议以及对产品的联合抵制。
这方面最突出的的例子是:众多民企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上设立离岸公司,然后以外商投资的身份回国享受税收和其他优惠,而现在国家法律对此类情况已经开始有所规范。可口可乐公司最近在印度遭遇的禁售事件也属于这种风险。
因此,即使中国企业在外国司法管辖区的业务很小,法律风险也可能远远高于该子公司实际的投资和收益。因此,对于在中国境内外都设有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应适当的按比例增加风险权重。
公司设立地点对其法律风险也有重大影响,因为与保持公司的存续、税务等问题相关的许多方面问题都受该实体本国法律的管辖。
对于中国民企来说,由于对本国国情熟悉,因此在中国设立的企业的基础分值较低,为2分。不发达国家分值比中国略高,发展中国家分值较高,发达国家的最高基础分值则为15分。
●组织形式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在本类型分值区间中分值最高(20分),而在国内上市的企业,风险分值要低得多,没有上市的企业则该类风险近乎于1。
为什么?因为,在纽约上市的公司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如果不遵守监管规定,上市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和董事将面临巨额罚款、股东起诉、潜在的刑事诉讼,甚至可能有被摘牌的风险,所有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中国一些著名的民企频频在海外遭受调查、处罚和诉讼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年初,UT斯达康就曾由于财报迟发的原因,面临停牌危机。该事件刚刚了结,又因为相关人员向印度和蒙古一些官员支付了不当报酬,涉嫌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UT斯达康不得不接受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创维老板黄宏生也因为涉嫌盗用上市公司资金、伪造会计记录而被香港警方拘捕。而这些现象在大陆证券市场几乎是司空见惯。
另外,在中国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组织风险——参与国企改制。很多民企和企业家都栽倒于此。研究近年来民企并购国企的历程,60%的民企并购案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影响广泛的如顾雏军并购科龙案。其中最常见的风险有:不正当行政干预导致的资产评估不实、产权结构复杂混乱造成的纠纷、改制过程中忽略的债权纠纷、隐瞒遗漏的债务纠纷、隐形债务纠纷等。
其它类型的法律实体,如:合营企业,未上市的私营企业,在上海、深圳、香港、伦敦、新加坡上市的公司的相关法律风险级别均根据在相关司法管辖区中面临的法律风险环境,评分在1至20分之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