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JSP中BOM动态显示与隐藏的关键技术
·企业导入ERP时机的反思
·渠道大讨论——普蝶:荡胸生层云 修身而进
·陈启申:ERP产品应当有自己明确的行业定位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火热报名
·MSC SimEnterprise ——将创新优势推向极限
 相关新闻
·
用友亮相软博会 连接世界级管理再成焦点
·
金蝶K/3发力成本管理
·
中国ERP应用显现新一轮热潮
·
2007用友技术大会在沪举行
·
5000多家制造商快速选用Infor ERP SyteLine
·
济南弘力科技携手神州数码ERP
 相关热贴
·文章评论:陈启申:ERP需要的不是泛化 而是专注
·家俱行业ERP选型,进行中。。。。。
·[推荐]GIII ERP系统简介
·诚聘微软ERP Dynamics AX售前顾问
·谁有英文ERP的资料啊 急需啊
·APC制衣集团携手SOFO ERM服装行业解决方案 ---服装ERP选型案例
 相关商城商品
· ERP系统的集成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 《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第2版)》
· ERP 中国企业成败实录
· MRPⅡ/ERP 原理与应用
· MRPⅡ/ERP实施与管理
· 200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CAD/ERP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中国“ERP普及化”的真实与谎言
发表时间:2005-4-19 沈建缘   来源:经济观察报
关键字:erp 普及 
业内专家认为,让更多用户使用ERP产品是“普及化”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2005年的ERP市场似乎正在呈现一个新景象——包括用友、金蝶在内的国内管理软件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当前业务需求的ERP产品开始大量涌现——这类产品相对价格较低,实施周期短,用友甚至抛出了每套仅2万元的低价产品。

  自去年11月用友软件正式发布价格低廉的ERP企业应用套件之后,王文京向业界提出了“ERP普及化”的口号。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战略布局给国内的管理软件领域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什么样的产品才称得上“普及化”的ERP?什么样的价格才是“普及化”的价格?像卖白菜一样地兜售ERP软件,能否让中国软件业浴火重生?

  挣脱ERP死循环

  “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虽然为数不少的企业上ERP系统都是由于其在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地位而做出的决定,但对于企业本身,在ERP上的投入能否带来直接投资回报则是问题的关键。

  一位温州制鞋企业的老总告诉本报记者,“两年前上了几十万的ERP后,很多业务流程都要整合,好几个车间主管都去了没有上ERP的另一家鞋厂。”当他的企业还在调整系统阶段时,他的竞争对手却已经超过他们了。“上ERP还不如养着熟练工人。”他很认真地说。对他而言,ERP似乎只意味着漫长的实施周期和昂贵的价格,而没有实际的帮助。

  这些情况,从某个侧面反应的正是所谓“大软件小应用”现象——过于完整和细致的ERP解决方案对中小型企业不能发挥实际效能,就像“将丰田的管理信息系统全盘复制给一汽,一汽未必使用得了”。

  而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的ERP市场并不少见。相比国外的广泛应用,ERP产品的概念在几年前的国内市场有些超前,管理软件在大众的心目中显得过于“高端化和理论化”。但现在,用户对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ERP产品的投资回报要求也更高,对于ERP应用是否直接带来营业额的提高,是否节省管理和人力成本已经有了更多实际的考虑。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国内,一些资产几十个亿的制造企业信息化程度并不高,有些企业顶多有三台电脑处理一些简单的财务数据。“ERP”还是停留在规划,但现在,他们则更多地希望了解?“用什么样的软件包,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用户对信息化的主控意识越来越强的同时自然对管理软件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希望厂商能提供满足实际需求的产品,省去集成和调整带来的烦恼。某电子成品加工工厂的老板在采访中表示,他们不会选择100多万元的国外产品,因为很多功能“不会用,也用不上。”

  用户在ERP认知方面的阶段性变化促使ERP厂商在商业模式和产品交付方面有所变革。用友软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认为,“是否上ERP终究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但什么样的ERP产品才能为更多用户接受却值得厂商研究。”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的行业利润下降,也促使软件企业用“普及化”这样的手段扩大份额,刺激市场需求。自2003年以来,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价格战导致的利润空间缩水,企业利润率下降已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问题。2004年,利润下滑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用友和金蝶的2004年财报中显示,用友主营业务收入7258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646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1%和19%,但利润率出现了7.3%的负增长。金蝶公司营业额为44599万元,相比2003年增长了22%;利润同样有所下滑。

  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让更多用户使用ERP产品是“普及化”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决战中小企业

  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自2000年中国ERP软件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以来,ERP软件在管理软件整体市场中的比重逐年提升,2002年ERP软件销售额首次超过财务管理软件,成为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最大的细分产品市场。2004年,ERP软件占据管理软件整体市场49.5%的市场份额,比2003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ERP软件市场销售额达23.98亿元,同比增长27.3%。

  以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是当前中国软件产业中的最主要力量,在整个软件市场所占的比例最大。问题随之而来,普及化带来的低价格是否会影响ERP软件市场的发展?

  计世咨询管理软件资深分析师孔庆军表示:“ERP普及”和原有的ERP概念的普及不同,是应用层面的普及。“普及化”是企业把原来“盯着高端市场用户”的战略从上往下做了调整,重新定位在中小企业市场,针对客户的简单需求提供产品,是“从理论回归实际”。事实上,用户需求的提升也将真正影响中国管理软件水平的提升。

  有关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国内的ERP软件将以20.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0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1.49亿元人民币。几乎所有的国外企业都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目前,国内管理软件企业主要面临来自SAP、ORACLE等国外厂商的竞争压力。但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本土管理软件厂商并不是没有机会,SAP和ORACLE等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定位主要还是在中型企业,尤其是行业内的配套应用。国内企业参与竞争的关键是继续形成自己的创新产品和产业模式,服务好中国的企业客户。目前金蝶、用友等企业已经将战场转向数量更多、企业范围更广的中小型企业市场——那些营业额在几个亿,信息化程度却很低的大型“小企业”。通过“ERP普及化”的手段在中小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中增加了自己的砝码,为未来的高端市场留下一个“伏笔”。

  “普及化”从某种层面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发展,而且在客户对ERP产品更为熟悉和了解之后,降低了企业的服务成本。无论对于用友、金蝶还是SAP和ORACLE结果都是多赢的。赛迪顾问软件分析师陆渝表示,“ERP普及化”带来的市场容量和客户对ERP的客观认知会使厂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用户是第一受益者,其次是企业,在市场细分后,企业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产品线,将高端和低端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市场,使市场空间更大了。”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中国用户对ERP的需求很旺盛,但需求的爆发期比较乐观的估计也要在2006年、2007年才会到来。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