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1年3月由 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设立,由国内最早从事风力发电的新疆风能公司、新疆风能研究所发起成立,公司注册资本3230万元,2004年增资扩股为7000万元,是国家认定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占地18000平方 米,厂房面积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生产基地。配备有50T、32T、l0T行吊,总装台车,风机地面检测系统、实验设备等相关设备及其他专用工具、仪器、软件等,具备年产300台大型风电机组的生产能力,一些关键部件,如:风机叶片、齿轮箱、偏航、发电机等均建立了专门的生产部门和生产线,部分风机部件已开始出口德国。
目前公司已投大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包括针对不同气候类型的600KW及750KW风力发电机;将要投运的产品包括800KW风力发电机及1200K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计划开发的产品包括1500KW、2000KW及2500KW风力发电机。
根据市场需求,公司不断开拓新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建立国际化研发平台、开展最优供应链建设、第三方质旦监控、持续改进管理、风力机组专项化设计与优化设计、基于质量与创新的成本控制及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公司在强调生产经营的同时,非常重视资本运营。2001年至2003年,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107%,2004年为113·65%,名列中国企业家协会2004年度 "未来之星"-- 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排名第五位"。
一、金风科投企业信息化建设
"金风科技由1998年的仅仅有20名员工发展到今天具有员工220人,产值达到25000万元的规模,除了企业不断完善各种机制、管理、技术的创新改革以外,应用计算机产业,借助计算机工具实施企业信息化无疑是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的重要环节。
1.金风科技实施企业信息化的背景
由于风机产量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环节效率低等因素,2000年之前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手段来管理企业。作为一个以新的风力能源开发为主导思想的企业公司,金风科技也面临着与国际大型企业比如美国通用,三菱重工等大型企业的竞争。所以为了更加有效的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产业,建立企业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企业的财务和制度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环境,提高管理水平;还有助于实现开发、生产、管理、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硬件基础方面,公司拥有4700平方米的研究生产基地,分布信息点252个,拥有文件服务器和拨号服务器及路由器、台式计算机48台,笔记本电脑24台。这些为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计划方案和具体的应用软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公司在2002年提出了建立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即:在企业统一的规划下全面推进E熙的应用,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立的四个目的是:
(1)为金风设计、生产、销售、管理、决策提供无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的信息平台。
(2)利用信息平台整合国内设计、生产的制造资源。
(3)为设计产品提供快速产业化转化的平台。
(4)使信息化成为金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同时,公司为了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特别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信息化管理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担任,小组成员由公司董事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设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为公司的常设办公室,由行政办公室主任兼任主任职务并且聘请新疆大学有关信息专家为专门顾问。这为以后实施企业信息化做好了坚实的管理基础,有规划、有目的有组织方式的去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实现办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
二、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1)企业信息化的前期建设。
2001年公司设计和开发了基于LOTUSNOTES平台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且在2003年进行了升级改版,此系统用于各子公司及部门内部的办公管理及各部门间的文件传递,当时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采用国产某品牌软件,使财务部、采购部在统一软件平台下进行工作。
在产品的设计研发方面,采用国际领先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研发软件:Bladed for Windows、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疲劳分析软件FE-SAFE等。这些软件在本企业内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
市场及客户服务方面,购买了专业测风软件WASP为客户提供风电场的选址服务,WINDFAMER软件为客户提供风电场的运营管理服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在2003年与新疆金泰隆软件公司合作设计开发了"金风客户服务MIS系统"。遍及各地的客户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管理,并且可将包括风电场运营及风力发电的所有数据上传公司总部客服中心。中心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的管理及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