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JSP中BOM动态显示与隐藏的关键技术
·企业导入ERP时机的反思
·渠道大讨论——普蝶:荡胸生层云 修身而进
·陈启申:ERP产品应当有自己明确的行业定位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火热报名
·MSC SimEnterprise ——将创新优势推向极限
 相关新闻
·
用友亮相软博会 连接世界级管理再成焦点
·
金蝶K/3发力成本管理
·
中国ERP应用显现新一轮热潮
·
2007用友技术大会在沪举行
·
济南弘力科技携手神州数码ERP
·
中国制造业ERP年会,首次聚焦西部地区
 相关热贴
·文章评论:陈启申:ERP需要的不是泛化 而是专注
·家俱行业ERP选型,进行中。。。。。
·[推荐]GIII ERP系统简介
·诚聘微软ERP Dynamics AX售前顾问
·谁有英文ERP的资料啊 急需啊
·APC制衣集团携手SOFO ERM服装行业解决方案 ---服装ERP选型案例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中小企业ERP十大“软着陆”经验
发表时间:2006-1-13 侯小蕊   来源:ccw
关键字:ERP 
也许大型企业对ERP的定位是更好的辅助企业管理,而中小企业这条单薄的小船费尽心力捕获了ERP这条大鱼,既不能就地冰冻封存、也不能因为路途的遥远险恶而放弃。

    庞大的ERP系统如何在弱小的中小企业实现平稳着陆,这是那些构想所谓“ERP普及时代”的企业管理者和厂商们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而这一问题正在无数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得以解决的曙光。

    “资金很有限,投入价太高”,这句话用以描述大型ERP系统之于中小企业最为贴切。但亦有古语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竞争态势瞬息万变、商业机会稍纵即逝的今天,ERP系统绝不是跨国公司、全球500强们的专利,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已经开始从整体战略发展的愿景出发,拿出“若为发展故,二者皆可抛”的精神,努力说服各方投资人勒紧裤腰带,高举没有困难要上、有困难努力克服困难也要上的旗帜,倾囊而出,购买庞大的ERP系统了。

    也许大型企业对ERP的定位是更好的辅助企业管理,而中小企业这条单薄的小船费尽心力捕获了ERP这条大鱼,既不能就地冰冻封存、也不能因为路途的遥远险恶而放弃。精心筹划的多步选型、枯燥漫长的用户培训、轰轰烈烈的蓝图讨论、烦恼耗神的数据准备、苦难无期的并行阶段……中小型企业拼命一搏,思考的则是怎样尽全力保护好这笔巨大的投入,并且通过积极学习与科学管理把投入变为投资,加快企业运营信息化的建设,为企业不断调整的运营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多维度运营数据、多端口的准确、实时、共享,得到诸如资金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明显提高等等这些实打实的回报。

    与ERP相关的有很多行话,“DOUBLE IT ”定律、“没完没了的ERP,不见不散的项目组”……听起来简单有趣,实际深藏着对ERP系统管理难度的感叹。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深入探讨中小企业管理ERP系统的几个心得。

    1 核心业务流程 处理的固化

    ERP系统是企业业务流程的固化载体,但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市场占有率不高等现实问题,处于市场竞争的相对弱势。上有供应商的挤压、下有客户的制约,往往在业务处理中,处于受制于人的境地。

    供应商为实现渠道扁平化,会出台各类措施,诸如订货返点、应付代金券、行业销售优惠折扣等; 而客户需求也不好满足,为他们订的货还没到,但客户可能已经等不及了,非要从你的仓库里借一台用用,这也是挺合理的,到了再还你呗,可惜此批非彼批,成本差异很大,不过上帝的声音哪能“SAY NO”,狠狠心给吧,不过对不住ERP了,结果序列号搞得乱七八糟,获利分析无从谈起; 有的客户买了产品,月余后,突然不开心,要退货,可惜发票又交不回来了,已经抵扣,撂下一句话: “您老自己看着办吧”。

    五花八门的要求层出不穷,用管理部门的话就是“客户的想像力是无穷的”,一千个客户有一千种折磨你的办法。经常听到那些中小规模企业的工作人员们说: “人家是客户,受点罪也认了,可咱是客户的时候,咋还要低三下四呢!”这就是中小企业的不容易,沼泽中还要茁壮成长,挤压中还要长得更加粗壮,否则就得等死。

    很多时候,企业只看到了固化流程失去的部分客户,而没有看到固化流程给管理机构带来的效率,这些效率实质上就是利润,效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成本的节约。

    其一,想优化先僵化,综合分析整体业务流,舍弃小部分极特殊业务,保障整体运转和流程的顺畅。不能在核心流程上进行固化,就很难使系统正常运作,使各部门处于纠错、改错的泥潭之中。

    其二,对于部分中国特色的需求的处理,在不违反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集中调研,各模块组织会议,整体分析,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分别利用IT手段、行政规定进行规范管理,力求化无序为有序,化混乱为规律。

    总之,无论是来自上游还是下游的呼声,我们都要综合分析业务情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整体规划。防止各部门长时间陷入对特例的机动处理,长期处于大劳动量中,产生疲沓情绪,从而更加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后续管理水平的提高。

    2 成立ERP系统与业务流程结合的核心管理机制,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EPR系统的改进工作

    流程与系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了流程的改进就等于提前宣告了系统无果而终的命运。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流程重组本身就保障了系统更顺利地被应用。ERP项目实施完毕,改进工作就应该充当排头兵了,这个时候一把手原则就更加适用了。大的系统往往是多个模块串连、多个部门管理,要想把各个“兵种”集中统一调配、集中统一行动,没有高层的有力支持,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制度进行不断的业务流程改进工作,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

    就拿简单的物料估价方式来讲吧,何种物料以何种估价方式存在,进行销售、成本核算、库存统计,产品管理部门会根据目前企业情况提出需求,主数据、销售、订货、物资、财务、技术部一起进行讨论,全面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确认最终结论,制订测试方案,各模块配合测试,然后进行系统数据修改,财务部再对更改后的损益情况进行核查……

    由此可见,没有强有力的核心组织,ERP项目就会因为阶段性的结束而从此被束之高阁,过不了多久,ERP就成了替代老信息系统的新的垃圾集散地、成了效率低下的借口,然后就会被厌恶、唾弃,进而走进被遗忘的角落。目前已经有刚刚上马大型ERP系统的中小企业,由于数据严重失真、没有严格的流程制度做保障而在探讨改用原有老系统的情况了(见案例分析)。

    核心管理机制要定期组织会议、整合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制订改进项目,跟踪实施时间表,同时坚持不懈地从一线收集使用建议,将系统功能的开发利用与实际管理需求结合起来,以系统管理促内部效率、以效率促企业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5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