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ERP |
|
| ERP小编码大学问(下) | 发表时间:2007-1-26 曹兴远 来源:计算机世界报 | 关键字:ERP 编码 | | 进行分类和编码时,最好继承现有的分类规则。比如已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充分利用和吸收,达到行业认同和交流简洁的效果。 |
| | 相关链接:ERP小编码大学问(上) 物料编码工作的开展步骤 1.建立编码管理组织 数据是系统运行的基础,对数据进行编码管理,是数据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大量的数据整理和筛选需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和技术含量,同时又是一件枯燥和烦琐的工作,因此需要专职人员进行专职工作,也需要专职部门进行专职管理。 建议建立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业务人员共同参与的编码小组,明确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有效推进编码工作。同时,制定与项目阶段匹配的数据编码工作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工作考核和监督改进。 2.建立编码管理规范 要建立数据管理规范来指导数据管理工作。静态数据有物料编码、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科目表、供应商和客户信息等。这些数据必须有相应的管理规范进行管理,数据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等操作必须有相应的流程控制。动态数据如采购订单、销售订单、生产订单、库存初始化数据等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用来规范数据的收集策略和管理流程,规定系统切换期间的数据操作。 3.收集加工系统数据 现有数据通常分散存放于各个业务系统中,比如PDM、SPC、财务和物流系统等,这些数据相互交融,彼此独立,形成企业数据大杂烩。在进行物料编码时,要按照数据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到相应系统中抽取数据,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比如物料数据从PDM和物流系统中取数,同时要参考SPC和财务系统数据;科目表要从财务系统中获取,供应商信息从物流系统读出。 另外,依据系统的编码规则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时,各个阶段的数据要采用版本进行标识,最终的数据进行归档控制,存放在安全的数据服务器上。 4.编码过程事务协调 即使制定了完整的工作流程和编码规范,工作过程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例外情况,需要及时沟通和协调。不要怕出现问题,关键在于出了问题必须有人跟踪、协调和处理。在专家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及时地处理出现的问题。 物料编码的注意事项 1.集团的物料编码管理 如果集团需要进行集中采购、集中销售和集中售后服务,就需要进行物料编码的集中管理,这时一般需要专职部门统筹管理。如果分散管理,也要求各分公司遵循相同的编码原则。另外,集团内部各部门应该采用相同的编码规则对所有物料进行统一编码管理,这有利于集团的物料管理,也便于对外交流和协调。 2.物料描述的规范性 物料命名不规范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困惑。比如:电源线、空调电源线、室内电源线,了解情况的认为这就是一个东西,不了解情况的以为这是三种物料。有些困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于产品和物料命名还没有国际标准,也没有国家标准,也不存在行业标准,有一些企业制定了自己的命名规范,但在推广和执行过程中都遇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造成不规范的实际后果,这给物料规范化和标准化带来较大困难。 我们知道,要准确描述一个物料仅有名称是不够的,还需要辅助的规格、型号、图号、颜色、材质等属性。这些属性和名称的组合,如果没有规范定义排列位置,将产生许多的混乱。一个系统的物料描述有长度限制,比如SAP系统要求不超过40字符。即在40个字符内,能够准确描述一个物料的主要特征。 比如:“KF-22前面板KF22W.2-1”,在图号中也有了“KF22”信息,加上这部分造成信息的冗余,规范的描述应该为“前面板KF22W.2-1”。对于“前面板KF22W.2-1”,可以理解为“KF-22前面板KF22W.2-1”,也可以理解为“KF-22前面板”、“KF22W.2-1前面板”和“前面板KF22W.2-1”。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约定,产生认识的歧义,引起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困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