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硅谷动力记者:那么现阶段,ERP厂商该做哪些工作呢?
曹开彬:ERP厂商有两个目标,一是追求利润,二是追求规模。企业专注某一个行业,会有一些发展,但是规模会受到限制;要想进行规模要扩张,就需要涉足其他行业,这是很多ERP厂商的做法。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期望供应商对它的产品不做任何的修饰,是不现实的。供应商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拿单。所以在这种前提下,企业用户的成熟是非常必要的,要有自己清晰的需求和判断。
站在ERP厂商的角度来看,对于某一个行业而言,厂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这个行业。调研工作是业务销售前必须做的功课,这样才能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目前,主流ERP厂商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力度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下力气来补足这部分功课。
李建东: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据统计,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整个工业产业的78%,从业人员占82%。国内生产总值的约40%、财政收入的50%、外贸出口的80%来源于制造业,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但ERP在中国制造业的普及率仍不高,仅为24.2%。
ERP厂商想要真正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就必须扎根于企业,扎扎实实的真正研究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以及精力。领域细分和行业细分都是我们需要花精力去做的,但不是说需要ERP厂商要去研究每一个领域和细分市场,只要抓住一个行业,努力做深就能成功。
ERP:专注才能成功
eNet硅谷动力记者:对于企业用户来讲,在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时才会去选型ERP呢?到底需要怎么样的ERP呢?
彭超:上一套工具可以告诉管理者和决策者,你这个公司一个月有可能产生浪费有多少钱,产生瓶颈有多少处,你要解决它。什么东西可以帮助你提供这个信息呢?ERP可以帮助你。
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帐面利润,一是现金流量,还有就是投资回报,但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核算。因为制造型企业所坚持的两个原则是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将问题进行分解,也就是分解到企业的整个生产制造、流通管理等环节上去。而ERP就是要起到这样的作用。
制造型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要注意三个环节:第一,是有效产出,即高质量的、低成本的、交付明确的产出;第二是减少运营成本,这个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有合理的成本,来保证有效产出;第三就是运用什么工具来实现这两个环节。
ERP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ERP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对于制造业而言,ERP所带来的技术架构,能够通过电子程序化对人和管理者有一个约束,帮助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固定的管理流程。这样的ERP系统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陈启申:简单的归纳就是,知理、知己、知彼、知用。怎么说呢?知理,就是企业必须知道ERP是怎么实施的,它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提升;知己,是企业必须知道自己的需求,知道企业的问题在哪里;知彼,要对供应商要了解,知道怎么样的供应商才是能解决自己问题的;知用,进行了选型之后,要明白如何利用ERP来为自己创造价值,而不是盲目的上马。
eNet硅谷动力记者:企业对ERP的选型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国内的ERP厂商又是怎样做的呢?
李建东:与国际厂商相比,本土厂商有着非常强的本土化资源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厂商都能很好的解决现阶段企业的需求。财务软件起家的国内厂商虽有了足够的积蓄进行产品转型,但遗憾的是通过投资和兼并等一系列的方式之后,但主要利润的来源依然还是在于财务软件,无非是构成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比如随着集团财务热潮的来临,集团财务软件的收入贡献率在加大。他们的强项依然在于财务。
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DCMS)始终定位和扎根于制造业,在此领域内精耕细作,基于25000家客户的成功实践,神州数码ERP积累了大量实施经验和行业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知识库和案例库,使所有服务团队能够共享这些经验。
比本土外资化,比外资本土化。神州数码ERP可以将灵活性与专业性实现有机结合,也就是比外资厂商灵活、本土化高,比本土厂商更规范、专业性高。集产品开发、咨询实施、售后服务为一体,神州数码ERP拥有与大、中、小型企业配套应用的ERP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国际级产品SAP、大型集团适用的神州数码易拓ERP、中型企业适用的易飞ERP、成长型企业适用的易助ERP,并同时拥有功能强大的办公自动化(OA)产品、电子商务(B2B)产品、CRM产品、产品开发管理系统(PDM)。这些产品互为补充,构成了一条生态型的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全面打造数字化企业,用现代IT技术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
伴随企业的成长壮大、信息化需求的逐渐深入,神州数码ERP将提供与之配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实际上极大地降低了更换厂商所带来的风险,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