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建(内部开发)
内部自行开发通常是最昂贵的选择,因为企业必须定义所有的需求,支付昂贵的软件开发费用并承担所有的研发成本。
自建并管理数据仓库解决方案既耗时,又费成本。通常开发时间是一到二年。一般来说,不管如何付费,系统集成商只能为公司建立一个解决方案,然后让公司自己去维护、运营和改进系统。选择自建的公司必须在存储器和应用系统软硬件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最初的软硬件费用只占到总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成本由后期维护所引起的,尤其是业务需求改变所引起的新的维护需求。
许多自建解决方案的公司发现他们为自建成本和系统运行的复杂性所阻挠,甚至在高价咨询师的协助下同样如此。自行收集数据、管理相关系统并根据数据来实现价值,并不是大多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在费用上也不是他们所能够承担的方式。
考虑到时间和金钱,自行建立和维护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设施的成本太高昂。绝大多数(85%)数据仓库项目在花费数百万美元后以失败告终。40%的项目甚至没有进展。当增加数据挖掘应用后,如客户细分或预测模型,这些问题开始“恶化”,因为系统更加复杂,具有实施数据挖掘应用系统领域知识的专家数量更加有限。
(二)购买(授权软件)
成本相对少一些的方案是购买授权软件和系统。购买软件的费用主要包括最初的费用以及后期的升级费用(当然有些公司提供的是免费升级服务)。此外,还需要交纳软件的终生维护费用,这可能是最初费用的两倍。如果需要个性化定制,企业将有可能支付额外的咨询服务费用。除了这些,“购买”方案也意味着与“自建”选择一样,公司必须购买软硬件,自己配置和运行大型的复杂系统,或者在昂贵的咨询人员的协助下进行。
选择购买授权软件的公司需要拥有大量的IT资源并必须做好如下准备:
架构支持应用系统的IT基础。
筹集在软件购买和部署上所需的大量资金。
内部专家和用户需要进行广泛的讨论,以提高软件的利用率。
维持日常的软件升级、模块添加和排错。
(三)外包
与前面的两种选择相比,公司将服务外包给提供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公司将会更加有效、经济。
在这个选择中,服务提供商承担硬件、软件和人工成本;公司只需支付服务费用(通常是月付)。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可实现“双赢”:一方面,企业避开了高昂的IT基础自建成本和人员成本;另一方面,服务提供商获取定期收入。
分析型CRM外包商可以为企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专家管理,具有较强的柔性,并易于升级,能动态降低复杂性和成本,同时对企业人力资源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小。
许多公司已经认识到外包具有独特的优势。在1990年,美国在计算机操作外包上花费了72亿美元。仅仅8年后,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DataCorporation,简称IDC)报道说,世界范围内,外包IT流程的花费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到2003年可望超过1510亿美元。而且还发现,65%的Web公司正在计划外包。IDC还报告,营销应用系统,尤其是客户管理软件,是发展最快的细分市场(达到44%,远高于所有应用系统15%的成长性)。营销应用系统估计在2004年会以50%的速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