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 流程设计与看板管理应用
·物流人才的培养
·沟通CTBS助物流公司实时掌握异地仓库信息
·做电子商务的物流还是物流的电子商务?
·第三方物流行业高度互动协作的重要标志
 相关新闻
·
THC暴涨在即 出口企业成本骤增
·
GrapeCity与广州大顺发物流签约
·
中远物流携手MyCRM 领跑物流信息化
·
金蝶签约德邦物流 助力企业成长
·
展现真实应用成果,首个RFID实验室在京成立
·
MyCRM助力以利物流再创辉煌
 相关热贴
·[原创]物流软件
·[原创] 物流软件
·[原创] 物流软件
·[分享]物流公司如何打磨IT系统实时掌握异地仓库信息
·ASP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绝好资料:K3工业版物流初始化方案
 相关商城商品
· 现代物流和生产管理制度与表格精选
· 战略物流管理:一本以市场营销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物流教科书(第4版)
· 物流基础
· 物流管理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SCM)原理、实施与应用
· 供应链物流管理(英文版)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SCM及物流
 
大马首富的物流版图
发表时间:2005-7-3 许扬帆   来源:IT经理世界
关键字:物流 货运 
通过完成对大通国际的整合,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上百亿元的内地基础设施投资得以盘活,一个物流帝国的雏形初现。

    “我们已经完成对大通的整合过程,资源协同效应产生了1+1=3的效果。”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上,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副总裁苏耀明介绍说。在担任嘉里大通副总裁之前,苏耀明一度担任香港嘉里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2003年被派驻上海担任上海嘉里漕河泾物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现在,他又投身于更富挑战意义的新平台——嘉里大通。

    2004年12月31日,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集团(Kuok Group)掌控的香港上市公司嘉里建设(0683.hk)旗下的物流企业——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Kerry Logistics Network Co.Ltd)收购了国内最大物流公司——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50%的权益,并在今年1月13日将股份增持为70%,成交价为3.8亿元人民币,大通国际正式更名为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

    嘉里大通的诞生,对于盘活郭鹤年上百亿元人民币内地基础设施的战略意义不同一般。

    收购式进入

    1985年成立的大通国际是中国第一家合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以空运货代业务起家,通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Fedex和Airborne的合作,国资背景的大通凭借国际快件业务迅速崛起,并在1998年涉足国内快件和物流业务。2004年,在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的有关评选中,大通公司分别名列海运业务、空运业务、综合实力第10、第4和第8名,其未经审计的年销售额已达约30亿元人民币。

    2004年,由于大通的股东层意见产生分歧,实际控制方“上实控股”无奈退出,却留给了嘉里物流一个极好的进入契机。

    120个办事处遍布内地所有省份,并在11个策略性地点设有区域配送中心,苏耀明介绍说,大通国际具有嘉里物流眼热的“泛中华区基础设施覆盖”,连同超过700个内地区域性营运牌照,以及包括戴尔、微软、惠普、IBM和3M等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固定大客户。

    嘉里物流觊觎中国内地的物流市场已有多年,苏耀明说,但由于过去内地幅员辽阔而且监管严格,嘉里物流对中国内地的业务渗透力一直不强,即便是资金实力雄厚,但要依靠自建渠道的常规发展模式还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

    现在,大通的业务与嘉里物流本身在内地的营运整合完毕之后,嘉里大通已经成为新的旗舰,全力拓展中国的物流业务。

    更具战略性的是,嘉里大通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包括货仓、配送中心、码头、港口及货柜相关设施的使用能效,利用这些基础设施源源不断地创造衍生和附加价值。

    1998年4月,嘉里物流在中国内地建立了一个物流中心——上海菱华物流中心。2001年,嘉里物流又与盐田港口局合作,合资经营深圳盐田港物流中心,2003年~2004年,嘉里物流又前后在天津、北京和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等地建物流中心,前后6年,嘉里物流仅在保税区内建设仓库就投入了4.6亿元人民币,建造了11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另外,嘉里的基础设施还包括10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和集运中心、5000多个可控制的集装箱以及对深圳凯丰码头的权益等。

    除了这些物流设施本身随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在不断增值之外,其变现能力也因为嘉里大通的扩张而不断增强。大通的服务网络配以嘉里的基础设施,凭借各自优势资源的协同和互补,嘉里大通开始为客户提供涵盖国内、国际,仓储、配送等遍及海陆空的多元化服务。嘉里大通预计,2005年的收入预计将比合并之前增长30%。

    积极蜕变

    嘉里物流的母公司嘉里建设为香港最大的物业投资及发展企业,以投资高挡住宅和写字楼闻名,嘉里物流其实也是由基础物业起家。

    1981年,一座位于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仓库成了嘉里在物流领域的开始。之后,活跃于整个80年代的嘉里货仓集团所经营的项目,也就是在香港的九龙湾、柴湾、沙田等地开始建设各种各样的仓库。

    嘉里最擅长的仓储业,其实秉承于几十年经营糖业和粮食等经验积累,嘉里早年建设的货仓,则是为了满足郭鹤年占据全球10%市场的糖业、粮食业务的仓储需求。

    共有13个货仓的嘉里货仓集团发展成香港最大的货仓业主及营运商,其闲置的部分也开始为其他企业所用。2004年,嘉里货仓取得超过95%的平均出租率,租金成为嘉里仓库的主要现金流来源,而服务于仓库使用者的第三方物流也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嘉里对“第三方”越来越感兴趣,1997年2月成立的嘉里物流有限公司,就是定位成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成立不久就开始提供物流支持,服务于当时香港时髦的C2C电子商务。

    2000年,嘉里物流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一个亚洲首屈一指的供应链管理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受信息技术和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驱动,嘉里向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日盛的电子、保健、零件、技术、时装、零售、化工等行业渗透。

    凭借本身拥有冷冻仓库、冰柜货车队等优势,2004年嘉里开始为香港的主要食品零售连锁店处理食品供应及提供店铺直接配送服务。

    8年发展,嘉里物流的销售业绩,也从1997年纯仓库收入的4.02亿港元,爆炸式增长到2004年以物流收入占81%强的23亿港元,在嘉里大通并入之后,2005年整个嘉里物流的销售额预计将飚升至51亿港元,其中纯物流的收入将占到93%。很明显,仓储业务打好了一个基础,嘉里物流已经从一家传统的香港仓库公司,蜕变成一家综合型的物流营运商。

    物流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双管齐下,令嘉里物流的整体营运效率大大提高。为了将协同效应发挥到极致,郭鹤年将其掌握的香港国际机场亚洲航空货运站的15%权益及深圳赤湾集装箱码头25%权益一并注入嘉里物流,让这些设施与物流业务进一步融合,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嘉里物流营业额为25.02亿港元,总利润增长378 %,达4.40亿港元,扣除亚洲航空货运站及赤湾集装箱码头的贡献,物流业务实际销售额增长了61%,利润则增长了174%,也就是说,组合后的两部分资产都获得了超过100%的利润增长,实现了双赢。

    从古老的商业思想中沿袭下来的“置业收租”模式,正在被一种为更为积极主动、提倡通过为客户不断提供增值服务来达到自身资产变现、增值的新思路所替代,嘉里物流的成功转型,体现了这种新的置业思路的成功。

 
2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