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搭建支撑供应链上企业间信息流动的EDI
将需求信息和库存信息等信息迅速地传播给供应链上的各相关企业,并共享这些信息是供应链管理得以顺利运转的基本保证。为此,需要使信息电子化,并要构筑一个能进行通信交换的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因此企业EDI的搭建就要通过通信线路,采用标准的规定(尽可能得到广泛认同的各种规定),在计算机间交换不同组织间的交易信息。利用EDI,企业间不仅能迅速地交换信息,而且能通过电子数据储积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使之达到信息共享。把这个信息活动为企业管理资源,从战略计划制定直至日常业务管理,都能够实现供应链的最佳化。
(三)强化流通和物流活动中的条形码技术和POS系统
条形码是用一组来表示商品信息。按使用的方式分为直接印刷在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和印刷在商品标签的条形码;国;按使用目的分为商品条形码和物流条形码。为了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商品驻地能关商品的信息,在流通和物流活动,条形码技术被广泛应用。条形码是有关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运输业者等经济主体进行订货和接货、销售、人、保管、出入库检验等活动的信息 ,由于在活动发生时点能即时读取信息,因此便于及时捕捉到消费者的需要,提高商品销售效果,与有利于促进物流系统提高效率。因此,各相关企业之间要通过网络迅速而高效地交换商品信息,就必须使用通用的条形码。
POS系统(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是通过自动读取设备(如收银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客户等,并通过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系统伟至有关部门进行分析以提高经营效率的系统。利用POS系统,各相关企业都 可以活用供应链上的需求数据。对于零售商,可以氢这些信息用于把握哪些是畅销品,哪些滞销品,并进行最有效地活用卖场 窨的商品储备以及提供最佳的商品储备方案上;对于批发商而言,可以氢这些信息用于为零售商提供最合适的商品补给上;对于制造商,可以把这些信息用于制定生产计划,通过准确地把握过去的需求,进行今后需求的预测,以及根据预测提出适当的生产计划方案并加以实施,通过分析POS数据能防止因盲目生产而出现的产品库存损耗的发生;另外,这些信息还可以广泛用于促销效果测评和产品开发上等。
三、掌握供应链管理方法
目前企业应用较多的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有,快速响应法(QR),高效客户反应法(ECR)。
ECR主要以食品待业为对象,其主要目标是降低各环节的成本,提高效率;而QR主要集中在一般商品和纺织行业,其主要目标是对客户的需求作快速反应,并快速补货。
两者共同表现为矗企业之间界限,通过合作追求效率化。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贸易伙伴间商业信息的共享。
零售商将原来不公开的POS系统单品管理数据提供给制造商或分销商,制造商或分销间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来实现高精度的商品进货、调达计划,降低产品库存,防止出现次品,进一步使制造商能制订、实施所需对应型的生产计划。
2、商品供应方进一步涉及零售业,提供质量的物流服务。
作为商品供应方的分销商或制造商比以前更接近于流通最后环节的零售商,特别是零售业的衣架饭囊,从而保障物流的高效运作。当然这一点与零售商、库存等信息是公开是紧密相联的,即狐群狗党商或制造商所从事的零售补货机能,是在对零售店铺销售、在库情况迅速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
3、企业间订货、发货业务全部通过EDI来进行,实现订货数据或数据的传送无纸化。
企业间可以通过积极、灵活运用这种信息通信系统,来促进相互间订货、发货业务的高效化。计算机辅助订货(CAO),卖方管理库存(VMI)、连续补货(CRP)以及建立产品与促销数据库等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信息管理、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