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MES |
|
| 后现代生产现场管理系统 | ——----MES系统介绍 | 发表时间:2003-5-22 特约撰稿人: 陈刚 来源:投稿 | 关键字:mes | | | |
5.3机械厂 机械业的水准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重要指针,国内的机械业经多年的努力,虽已有相当可观的规模,不过,有关整体管理水准的提升则更是重要的课题,因此,产业升级的关键除了自动化以外,厂商管理信息之支持效率的提升也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其中MRP、MIS已渐趋于成熟与普及,而现场信息的提供则最为不足,以下乃举数项现况说明之。 (1)在制品的问题 传统大批量生产的方式在面对多样少量的需求形态时,产生了大量的在制品存量,现场人员并无法确实掌握其数量与储存位置。 (2)生产进度的掌握 由于机械加工基本上属批量生产的形态,强调各别机台,制程的生产效率,忽略了整体性的平衡(Line-Balance),同时,生管人员的Follow-Up很难确实的掌握到各加工制程的生产进度。 (3)品质不良率过高 机械加工制品的品质间题没有有效地监控预警或防呆措施,,则经常会整批验退导致极大的内部成本损失。 (4)设备稼动问题 国内业界对设备稼动的观念与丰田式管理有极大的差异性,前者一味强调高的稼动率,后者则以人与实际需求量为主。除此基本观念上的不同外,国内业界普遍缺乏TPM的观念与做法。 (5)设备整合的问题 自动化的推展可以说是产业是否得以顺利升级的重要关键,因此,为了使设备产能得以有效发挥,并增加其使用弹性,同时,避免形成或改善自动化弧岛的现象,此设备整合的问题乃国内有关业界极需加强与努力的方向。 针对上述说明,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现场相关信息的快速响应的重要性,但是,有鉴于国内在MES这一方面拥有足够经验的专业公司极端缺乏,因此,至今导入MES的机械厂仅有铁和机械、.......等少数厂家。而他们都有极佳的绩效。因为,MES所提供的功能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尚有其它重要的功能,列举如下: (1)全线总览 实时监控各机器设备之状态。 自动警示停线、怠工或进度落后(与DownLoad之SchdDATA比较)之机台工作站。 自动侦测系统的通讯状况。 实时显示生产线目前的加工制令,件号、产出量、不良数及状态。 (2)设备整合 透过连线作业,有效整合各机台的加工程序,并利用计算机扮演程序传送的关键性角色。以DownLoad(计算机→生产设备)与UpLoad(生产设备→计算机)各加工程序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设备稼动状况 机器设备的家动监控 机器设备的家动履历查询 机器设备的家动效率分析 (4)排程管理 由排程系统下载(或人工直接输入)当日的预定生产计划。 利用Password管制排程资料维护功能。 可实时查询各工单之投入时间,完工时间。 异常工单查询(进度落后,应投入未投入。应完工未完工,工程变更,插单,..) (5)进度掌握 实时掌握工单实际进度并与预订进度做差异性的比较。 实时掌握各制程单位目前待加工与加工中的制品。 实时掌握各制品目前的加工进度。 (6)品质监控 实时统计各制令不良品数目与不良率。 实时统计不良现象及不良原因的分布状况(ParetoChart)。 各种层别组合(工单,产品,日期,..)的品质状况查询。 (7)异常管理 记录线上所有异常状况,诸如:异常现象、异常原因、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置方法及结。 ParetoChart统计异常资料。 六|、效益评估
我们以一机械加工厂为例,一个加工对象在工厂停留的时间当中,根据统计大约只有5%的时间是真正花在对象加工上,而其余的时间则耗在留置仓库,等待加工、搬运、检验等等上面。如果工厂老板买了一部昂贵的CNC设备只能在那5%的时间中缩减一点时间,而如因有一套良好的MES并有效执行,它的潜在效益空间是那为人所疏忽的95%。然而一般老板都舍得花钱添购直接性的生产设备,却吝啬于投资在间接性的管理设备,其中的关键在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观念的老板,只了解船坚炮利的有形投资,而无法理解好的管理制度、设备可带来更大的效益。 至于MES带来的效益,可分为有形效益及无形效益二类: 有形效益: 确切掌握生产状况,提高交货准确度,达成产销配合。 正确掌握在制品数量,及不良品之追踪,降低在制品成本。 以条形码追踪产品序号,收集完整资料,提高产品之售后服务水准。 及时反应品质问题,追踪品质历史,提高产品品质。 大幅减少现场窗体作业,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生产力。 充份掌握工具、设备使用状况,制造资源做有效运用。 无形效益: 提高企业品质形象以获取客户信心。 能正确快速订定生产决策。 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以下试对公司实施MES之后所能获得的效益及成本作一分析比较: 范围:系统组装线、出货 功能:生产状况管理、监控、入库、出货管理、资料收集及品质分析 投资成本:MES应用软件180万 MES硬件150万 MES人员薪资140万 每年计算机消耗品(报表、磁带、磁盘、条形码纸....等)50万 公司之营运状况: 年销货额:3亿 半成品存货金额:4000万,持有成本率20% 每月直接人工成本:100万 每月间接人工成本:200万 有了上述成本及营运资料,下面即可就四个大目标的效益如何分析与计算,详细的说明。 (1)提高销售及客户服务水准 如果使用MES,出货及生产现场应用条形码技术,将资料实时传至营业人员及决策人员,精确地掌握订单的进行及生产状况,使得品质提升准时交货并提高服务水准及销售竞争力,预计获利提高1%: 年销货额:3亿,获利提高1%:3亿X1%=300万 (2)减少直接人工成本 由于MES实施,直接人工停工待料的时间缩短,工作流程顺畅,生产的瓶颈由于能够实时地传递给决策人员,获得解决。机器设备整备的时间也缩短,因此产生一些效益: 减少直接人工成本3%;每月直接人工成本=100万 100万X3%X12(月)=36万 减少间接人工成本: 间接人员包含生产线的领班、管理人员,生管与物管企划人员,工程和测试等单位人员,因为有了MES之整合性资料,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料收集及处理时间;并可以追溯过去产品历史及未趋势,应用充裕时间在于分析、解决问题而非应付问题,因此增加其生产力,估计其效益如下: 预期间接人员的生产力可提升10%;每月间接人工成本=200万 200万X10%X12(月)=240万 (3)降低存货成本 存货方面之投资,通常是企业最需要流动资金的地方,对于大多数的制造业而言,它也是实施MES最可能带来最大效益之处。由于生产作业改善,使得生产时间缩短,降低生产线堆积的半成品;而进出货及存货的管理可以随时反映正确的成品存货数、储存时间、进出的数量、出货给客户的记录,对于成品品质的控制(储存时间过长)滞销品的控制及成品出货的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预计减少半成品存货成本15% 4000万X15%X15%(持有成本率)=90万 依上述成本和效益的相比之下,第一年成本和效益如下: 成本:520万 效益:666万 净效益:666万-520万=146万 推动现场信息整合系统,以使企业迈向CIM,易于达成下列四个目的。 提高销售及服务水准 提高制造之生产力 降低存货水准 提升管理决策能力 七、如何建立一个成功的MES
MES关键技术的发展都己至相当成熟的地步,要开发一个MES就制作技术而言,并不是问题,困难的是如何订出系统功能规格,及如何成功地使用MES以发挥它的功能。笔者几年来为多家厂家项目开发其所需的MES,所遇到的困难大致可分为下列几项: (1)工厂本身尚未有完整的制度,人员流动性大,组织变更也大,前者定的规格,制作完成后,变更负责人员,其规格也随之改变。 (2)MES在才刚起步,各制造业尚缺乏成功的范例,对其没有正确的观念与认识,推行信心及决心不够。 (3)工厂性质多属少量多样,订单式生产型态,生产现场多混乱,经常有例外状况,作业上较难配合。 (4)要达到实时精确的监控管理功能,须现场作业人员充份的配合,一般而言,作业人员忙于生产,较难要求其确实输入资料。而一般MIS或MRP系统多是online批次作业,而非realtime作业,执行上较具弹性。 (5)MES现场第一线管理者(如领班)较无明显的好处,反而因透明化使权力有被剥夺的感觉。 (6)一般人习惯于用笔记录,较不习惯paperless电子化作业。 (7)因MES较强调realtime数据收集、监督及控制较诸一般数据处理的应用系统,其技术难度较高,须有专业计算机系统技术经验者才足以胜任。对使用者而言,此系统包含现场实时作业的软件、硬件,维护上也较困难些。 针对以上之问题,要能顺利地推行MES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上级决心关切 这一点是任何计算机系统推行最重要的一点,尤其是MES涉及的组织层面较为广泛,上级除了要有做的决心,更要有实际的关切,让各有关人员感受到其对MES的重视,上行下效才能成功。 (2)完善的教育训练 前面提到诸多问题,例如没有正确观念、信心不够、现场人员排斥心理等须经由良好的沟通,使他们了解MES的重要性及如何使用MES成为有效管理工具。 (3)由浅而深,由线而面 MES涵盖很广,先找一能立竿见影的部份导入,使用成功是最好的教育推广方式。 (4)简化现场资料输入步骤 在系统设计上需尽量简化现场资料输入的步骤,并能立即处理,响应输入者正确与否的讯息。弹性配合现场作业的变异,能方便地将生产实际状况实时正确完整的输入系统中。 (5)系统稳定性及容错性 当系统功能包含现场制程监控时,使用者对此系统依存度愈高,对此系统的稳定性,容错性(Fault To lerance)要求也愈高,是对设计者一大考验。 (6)相关作业配合 例如条形码卷标、表格的设计印制,与MRP系统制合,须考虑周到。 (7)贯彻执行力 贯彻执行力,要求各阶层各部门确实将此系统做为管理作业上的重要工具,彼此互相督促,施予正面的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