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热点
·如何释放C盘空间 27招具体优化技巧
·系统安装妙法:无光驱、无启动盘安装Windows系统
·CIO要提升企业管理的掌控能力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下 )
·SolidWorks Rx 系统诊断与分析 ( 上 )
·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征文
 相关文章
·韶钢信息化:奏响ERP和MES大融合乐章
 相关新闻
 相关热贴
 相关商城商品
 
 
当前位置:管理信息化 -> MES
 
飞龙集团信息化实录:隐藏在ERP阴影下的MES
发表时间:2006-10-10    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
关键字:飞龙集团 信息化 ERP MES 
由于国内外目前尚未有一个详细的、标准的、被广泛应用的MES接口标准,因此在MES项目的实施中,由于涉及不同软硬件供应商,系统间接口往往成为定义的难点,很容易影响到项目的成果。

    先后无定论

    如果把ERP与MES实施的先后顺序放在跨越产业环境与企业背景的情况下来谈,根本没有必然的答案,毕竟信息化工具的选择必须是以符合企业当前战略布局为前提的。

    以中国台湾电子产业为例,我们可从一个小侧面来看其信息化建设的布局过程。很多中国台湾自有品牌电子大厂在经营初期,是从承接电子零部件代工业务开始,而在这种制造环境下,如何满足客户的稽核要求、如何降低制造成本、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是其管理重点。在此条件下,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选择先上MES,通过对生产现场执行过程人、机、料、法等因素的精细管理,逐步实现对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与产品品质的统筹与提高。之后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与业务范筹的扩展,再开始考虑使用ERP系统,对整个企业的资源进行调度,对销售、财务、生产的等不同环节的资源进行协调调配,对不同业务流程进行固化。

    而中国大陆许多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伊始,往往是在跨区域多制造工厂与集团式管理规模的基础上。对它们来说,重点问题在于协调各个不同层面的企业资源与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而ERP带来的效益更能满足它们的需求。飞龙集团在规范化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以后,为了顺应需求变化频度越来越高、产品种类需求越来越多的市场,可以考虑应用MES来对生产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管理。

    整合是关键

    飞龙集团在MES的项目选型阶段中,对MES的重点需求非常明确,即希望通过MES的实施,能够准确而实时地掌握生产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且把这些资料反馈到ERP系统中去,保证日常生产计划的可执行性。因此在进行MES选型时,要圈定需求明细及其轻重缓急的程度,以此为依据,选定合适的供应商组合--包括MES软件供应商以及其他系统的接口供应商等。

    首先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划分需求,可以分为必须通过系统间交互才能满足的需求与MES系统内部功能可满足的需求两类。而在飞龙集团的重点业务需求中,MES必须向ERP提供实时的生产数据成为MES功能评估的一个重点。

    MES作为联结ERP系统与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系统环境的一个中间应用层,需要承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底层的工控系统和上层的计划系统间加工与传递信息,进行系统间的纵向整合。例如对自动化设备作业的工序产量统计,通过获取工控设备提供作业信号,应用MES系统进行汇总加工,作为最终的详细产量数据传递给ERP,这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传递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类的信息传递,ERP与MES系统、MES与PLC系统间的接口,是保证数据顺利传递的关键。

    但是由于国内外目前尚未有一个详细的、标准的、被广泛应用的MES接口标准,因此在MES项目的实施中,由于涉及不同软硬件供应商,系统间接口往往成为定义的难点,很容易影响到项目的成果。为了避免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许多制造企业在对MES接口评估时期就采取了更加稳妥的做法,包括选择提供开放软件接口的模块化ERP和MES软件供应商,在MES项目中囊括了ERP软件接口和PLC标准软硬件接口采购的项目,在选型期便集合软件技术与业务专家,对接口的业务实现流程与技术实现过程做出了详细的模拟和设计论证。一个好的MES项目,往往能够在实现对生产现场执行作业管理与优化的基础上,也能够沟通制造企业的底层控制系统与计划管理系统。

    随着国内制造业软件供应商的发展和信息化需求的成长,越来越多的ERP、MES和工业控制系统供应商已经开始意识到通过组合联盟提供集成系统与服务的价值所在,并开始在一定范畴内开始制定行业标准,这将有助于飞龙集团顺利完成ERP和MES的整合。

    规划是关键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创新部首席工程师 吴国城

    问题的关键是整体规划的深度和力度。就是对涉及到的ERP系统、MES系统的功能布局是否清楚、齐全、合理,以及达到这些功能的实施路线是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我个人觉得这个案例中的信息中心主任李灿,真是难为他了。实际上,不能把问题归结为先上MES还是先上ERP。

    飞龙的症结

    首先,ERP系统对生产计划的定位是否定在日计划?还是应该定在周计划或月计划?这是由业务流程和分工来确定的。没有统一模式。但是日计划和周计划、月计划必须互动。天天都100%地圆满地完成日计划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飞龙ERP的定位是日计划。但是"今日的全部生产信息,要在今日生产结束后,通过生产班组的物流管理员、统计员手工记录,输入到ERP系统中。"这就有问题了。

    实际上,日计划应该分解成一条条作业指令,每条作业指令指挥生产作业现场的PCS(过程控制系统),每条作业指令的生产结果--我们叫做生产实绩数据就产生在PCS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中,那么这个生产实绩数据就应该立即返回到ERP系统中去。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不落地"。

    没有MES系统,PCS系统就直接与ERP系统进行数据通信。有MES系统,PCS系统就与MES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再由MES系统与ERP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国内外这样两种方式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有了MES系统,只是能更方便地调整一天以内各班之间的计划。

    飞龙的问题在于ERP没有自动生成生产实绩数据,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不打通PCS系统对外的数据通信,只是上了MES系统,问题照样存在。

    靠规划完成ERP、MES布局

    问题的关键是整体规划的深度和力度。就是对涉及到的ERP系统、MES系统的功能布局是否清楚、齐全、合理,以及达到这些功能的实施路线是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实际上,没有一本权威的教科书对ERP的功能和MES系统的功能作出过令人无可非议的明确界定。但是每一家ERP软件包的厂商和MES软件包的厂商自己都会有一番振振有词的概念和界定,并且以此为"标准"来引导客户的认同。并且,软件包供应商都不大愿意承担打通数据接口的责任,只有为数不多的确实有实力、有信誉的公司肯做这件事,但是要价是不便宜的。

 

 
2页,当前第2
责任编辑: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