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关键技术
MES是汽车模具行业车间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否成功开发与应用关系着汽车模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作业排序优化技术
作业排序优化是计划排产与作业调度的核心功能,决定了工件在设备或工作中心上的最佳加工顺序。采用启发式算法的优先调度规则法进行作业排序优化,以预先定义好的优先规则作为启发条件,从等待的作业中选取优先级最高的作业安排加工。在加工优先级的设定中,将交货期、零件、设备三者综合考虑,以交货期先后设定模具优先级;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人为设定零件优先级;按照已排定的任务最少原则设定设备优先级。这种方法易于实现、计算复杂度低,并且加工优先级可以人为调整,使得排定的作业顺序更符合生产实际。
(2)条形码数据采集技术
条形码数据采集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项综合科学技术,是一种信息识别、采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操作简单、采集信息量大等优点。利用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对生产过程的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能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和处理生产中的大量数据,实现数据的可追溯、反查、报表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3) 系统集成技术
为了实现异构系统产品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中性文件的方式来实现MES与ERP系统和控制系统的集成。XML技术具有开放性、易扩展性等特点,能够在不同程序之间交换和共享数据。MES与ERP系统集成的信息包括生产计划、BOM信息、工艺信息和物料信息等。这种集成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系统之间传递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还能够提高信息的反馈速度,有利于信息共享。
4 MES发展趋势
MES是面向车间层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制造企业竞争需求,企业对 MES应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可集成性、可适应性、开放性和协同性要求是MES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以下各个方面:
(1) 采用XML技术解决MES与ERP和底层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异构问题,使系统更具开放性、可集成性,融合的更紧密;
(2) 在对汽车模具MES软件产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离散行业的通用解决方案,以适应离散行业各种具体实际需要;
(3) 数据挖掘、知识管理、最优化技术、精益思想等管理技术和理念将在MES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MES理论向前发展;
(4)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协同MES成为研究的热点。
5 结论
通过分析汽车模具生产特点和信息化应用现状,提出了以计划排产和作业调度为核心的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进一步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汽车模具MES的构建,建立了生产信息共享的机制和平台,加强了生产资源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并且在计划层与控制层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生产的“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刘德忠,费仁元,吴国蔚.制造工程组织学.科学出版社,2005.
[2] 高学金,王普等.面向制药行业MES的研究.企业信息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