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works数字化企业网
  2. 书屋
  3. 书籍列表
  4. ANSYS 13.0与HyperMesh 11.0联合仿真有限元分析
  5. 有预应力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第一十四章 瞬态动力学分析

第四节 有预应力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不同于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有预应力的瞬态动力学分析采用多载荷步完成。第一个载荷步采用准静态分析,用于施加预应力,后续载荷步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预应力载荷在后续载荷步中均保持恒定,且整个分析过程不需开启预应力效应。

    有预应力的瞬态动力学分析过程如下:

    (1)第一个载荷步

    1)设定分析类型为瞬态分析(ANTYPE,TRANS),但关闭瞬态效应(TIMINT,OFF)。
    2)施加预应力载荷。
    3)若存在应力刚化,则必须开启应力刚化效应(SSTIF,ON),或者开启大变形效应(NLGEOM,ON,目的也在于开启应力刚化效应),进行非线性分析。
    4)设置很小的求解时间。
    5)写出第一载荷步jobname.s01。

    (2)后续载荷步

    按普通瞬态动力学分析进行,开启时间积分效应(TIMINT,ON),不必更改应力刚化设置,特别注意在后续所有载荷步中必须保留初始的预应力载荷不变。

系列微信

数字化企业网
PLM之神
e-works制信科技
MES百科
工业自动化洞察
智能制造IM
AI智造圈
智能工厂前线
工业机器人洞察
智造人才圈
工业软件应用
智能制造网博会
ERP之家
供应链指南针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30029-1(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ICP经营许可证:鄂B2-20080078
(于2003年首获许可证:鄂B2-20030029)
鄂公网安备:420100003343号
© 2002-2025  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投诉举报电话:027-87592219

扫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