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ANSYS 14.0工程实例解析与常见问题解答 > 材料的本构模型

第一十八章 汽车充气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第三节 材料的本构模型

  本章实例采用的单位制为:ton,s和mm,相应的密度单位为ton/mm3,应力单位为MPa,加速度为9810mm/s2
 
 
18.3.1 轮胎的本构模型
 
 
    轮胎的弹性模量为6894.8MPa、泊松比为0.5、密度为2.768E-9ton/mm3。假设轮胎的应力-应变符合双参数Mooney-Rivlin模型,其应变能势函数:
 
  W=C10(T-3)+C01(T2-3)+1/d(J-1)2          (18-1)
 
式中,W为应变能势函数;T1为第一应变偏量不变量;T2为第二应变偏量不变量;C10和C01为材料常数;d为材料不可压缩参数。
材料的初始切变模量:
 
  μ=2(C10+C01)          (18-2)
 
材料的初始体积模量:
 
  K=2/d          (18-3)
 
式中,d=(1-2γ)/(C10+C01) 。
计算中,C10= 0.551584 MPa,C01= 0.137896 MPa,d=0。
 
 
18.3.2 轮胎内空气的本构模型
 
 
    假设轮胎内的空气为可压缩气体,计算参数如下:空气的初始密度为1.225E-12 ton/mm3,参考温度为20℃,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偏移值为274。
 
 
18.3.3 轮胎内强化纤维的本构关系
 
 
    假设轮胎内的强化纤维为钢材料,弹性模量为200GPa,泊松比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