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AutoCAD 2012机械设计完全自学手册 > 基本二维图形创建

第二章 二维图形创建与编辑

第二节 基本二维图形创建

    AutoCAD中的基本二维图形包括直线、射线、构造线、圆、圆弧、矩形、正多边形、椭圆、多段线、点、多线、样条曲线、圆环和填充图案等。下面介绍一些常见基本二维图形的创建方法及其过程。
 
2.2.1  直线
 
    直线的绘制很简单,可以绘制一条单一的直线段,也可以绘制一系列连续的线段,并可以使一系列线段闭合(将第一条线段和最后一条线段连接起来)。
 
    绘制直线的典型步骤如下。
 
    1)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直线”命令,也可以在“绘图”工具栏或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直线”按钮 。
    2)指定直线段的起点。可以使用定点设备(如鼠标光标),也可以在命令提示下输入坐标值。
    3)指定端点以完成第一条线段。如果要在执行“LINE”命令期间放弃前一条直线段,则输入“U”并按〈Enter〉键。
    4)指定其他线段的端点。
    5)按〈Enter〉键结束,或者输入“C”使一系列直线段闭合。
 
    如果要以最近绘制的直线的端点为起点绘制新的直线,那么再次启动“LINE”命令时,在出现“指定起点”提示后按〈Enter〉键。
 
    下面介绍绘制连续线段的一个操作实例。在单击“直线”按钮 后,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0,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80,80↙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80<?90↙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C↙
 
    绘制的闭合线段如图2-1所示。
绘制闭合线段
图2-1  绘制闭合线段
 
2.2.2  射线及构造线
 
    射线和构造线通常用来作为创建其他对象的参照。所述的射线是由一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直线,而构造线则是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直线。
 
    1.射线
 
    射线起始于三维空间中的指定点并且仅在一个方向上延伸。创建射线的典型步骤如下。
 
    1)在功能区中打开“常用”选项卡,接着在“绘图”面板中单击“射线”按钮 。
    2)为射线指定起点。
    3)指定射线要经过的点。
    4)根据需要继续指定点创建其他射线,所有后续射线都经过第一个指定点。
    5)按〈Enter〉键结束命令。
 
    请看如下一个绘制若干射线的操作实例。
 
    1)在“绘图”面板中单击“射线”按钮 。
    2)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ray 
    指定起点: 50,50↙
    指定通过点: 80,68↙
    指定通过点: 100,10↙
    指定通过点: 80,50↙
    指定通过点:↙
 
    绘制的3条射线如图2-2所示。
 
绘制3条射线
图2-2  绘制3条射线
 
    2.构造线
 
    构造线可以放置在三维空间中的任意位置。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创建构造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视觉混乱。
 
    可以采用两点法来创建构造线,即通过指定两点创建构造线,其中,指定的第一个点(根)被认为是构造线概念上的中点。构造线的中点可以通过“中点”对象捕捉来捕捉到。
 
    指定两点创建构造线的步骤如下。
 
    1)单击“构造线”按钮 。
    2)指定一个点以定义构造线的根。
    3)指定第二个点,即构造线要经过的点。
    4)根据需要继续指定其他点来创建构造线。所有后续参照线都经过第一个指定点。
    5)按〈Enter〉键结束命令。
 
    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创建构造线,这些方法选项可以从命令提示中选择,如图2-3所示,包括“水平”、“垂直”、“角度”、“二等分”和“偏距”。
创建构造线的选项
图2-3  创建构造线的选项
 
  • “水平”和“垂直”:创建一条经过指定点并且与当前UCS的X或Y轴平行的构造线。
  • “角度”:可以选择一条参考线,指定那条直线与构造线的角度,从而创建所需的构造线;也可以通过指定角度和构造线必经的点来创建与水平轴成指定角度的构造线。
  • “二等分”:创建二等分指定角的构造线,需要指定用于创建角度的顶点和直线。
  • “偏移”:创建平行于指定基线的构造线。需要指定偏移距离,选择基线,然后指明构造线位于基线的哪一侧。
2.2.3  圆
 
    绘制圆的方式主要有“圆心、半径”、“圆心、直径”、“两点”、“三点”、“相切、相切、半径”和“相切、相切、相切”。这些绘制圆的方式选项可以在菜单栏的“绘图”→“圆”级联菜单中选择,也可以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选择。
 
    1.圆心、半径
 
    绘制圆的默认方法是指定圆心和半径。通过指定圆心和半径绘制圆的步骤如下。
 
    1)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圆心、半径”按钮 。
    2)指定圆心。
    3)指定半径。
 
    下面是采用“圆心、半径”命令绘制一个圆的历史记录及说明。
 
    命令: _circle                     //单击“圆心、半径”按钮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 100,100↙
    //输入圆心的坐标(100,100)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50↙ //输入圆的半径为50
 
    绘制的圆如图2-4所示。
绘制圆
图2-4  绘制圆
 
    2.圆心、直径
 
    通过指定圆心和直径绘制圆的步骤如下。
 
    1)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圆心、直径”按钮 。
    2)指定圆心。
    3)指定直径。
 
    如图2-4所示的圆也可以采用“圆心、直径”命令绘制,其操作历史记录及说明如下。
 
    命令: _circle //单击“圆心、直径”按钮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 100,100↙ //输入圆心的坐标(100,100)
    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 <15.0000>: _d 指定圆的直径<30.0000>: 100↙ //输入圆的直径为100
 
    3.两点
 
    基于圆直径上的两个端点绘制圆。
 
    采用“两点”方式绘制圆的简单典型实例操作如下。
 
    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圆”→“两点”命令,或者在“绘图”面板中单击“圆:两点”按钮 。
 
    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 _2p 
    指定圆直径的第一个端点: 50,50↙
    指定圆直径的第二个端点: 109,50↙
 
    4.三点
 
    1)基于圆周上的三点绘制圆。
    2)采用“三点”方式绘制圆的简单典型实例操作如下。
 
    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圆”→“三点”命令。
 
    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 _3p 
    指定圆上的第一个点: 0,0↙
    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 31,0↙
    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 25,34↙
 
    5.相切、相切、半径
 
    基于指定半径和两个相切对象绘制圆,即需要指定对象与圆的第一个切点、对象与圆的第二个切点以及圆的半径。有时候会碰到有多个圆符合指定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AutoCAD程序将绘制具有指定半径的圆并且使其切点与选定点的距离最近。
采用“相切、相切、半径”方式绘制圆的典型步骤如下。
 
    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相切、相切、半径”按钮 。此命令需启动“切点”对象捕捉模式。
 
    1)选择与要绘制的圆相切的第一个对象。
    2)选择与要绘制的圆相切的第二个对象。
    3)设置圆的半径。
 
    典型的操作示例如图2-5所示。
“相切、相切、半径”操作示例
a)                                   b)                               c) 
图2-5 “相切、相切、半径”操作示例
a)选择要相切的第一个对象  b)选择要相切的第二个对象  c)设置圆半径后的完成效果
 
    6.相切、相切、相切
 
    创建与3个对象均相切的圆。请看如图2-6所示的简单实例,其操作命令历史记录及说明如下。
“相切、相切、相切”操作示例
图2-6 “相切、相切、相切”操作示例
 
    1)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圆”→“相切、相切、相切”命令。
    2)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切点、切点、半径(T)]: _3p 
    指定圆上的第一个点: _tan 到 //选择如图2-7a所示的对象
    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 _tan 到 //选择如图2-7b所示的对象
    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 _tan 到 //选择如图2-7c所示的对象
选择与要绘制的圆相切的对象
            a)                                   b)                                   c)
图2-7  选择与要绘制的圆相切的对象
a)指定对象1  b)指定对象2  c)指定对象3
 
2.2.4  圆弧
 
    可以使用“三点”方式绘制圆弧。通过指定三点绘制圆弧的步骤如下。
 
    1)单击“圆弧:三点”按钮 ,或者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圆弧”→“三点”命令。
    2)指定圆弧的起点。
    3)指定一点作为圆弧上的一个中间点(圆弧点)。
    4)指定圆弧的端点。
 
    此外还有多种方法可以绘制圆弧,包括“起点、圆心、端点”,“起点、圆心、角度”,“起点、圆心、长度”,“起点、端点、角度”,“起点、端点、方向”,“起点、端点、半径”,“圆心、起点、端点”,“圆心、起点、角度”,“圆心、起点、长度”和“继续”。这些绘制圆弧的方法选项可以在菜单栏的“绘图”→“圆弧”级联菜单中选择,也可以在功能区的“绘图”面板中选择。执行命令后,根据命令提示进行相关操作来绘制圆弧即可。
 
    下面介绍一个绘制圆弧的操作实例。
 
    从菜单栏中选择“绘图”→“圆弧”→“起点、圆心、角度”命令,接着根据命令行的提示信息,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arc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 100,100↙
    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 _c 
    指定圆弧的圆心: 45,25↙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弦长(L)]: _a 
    指定包含角: 60↙
 
    绘制的圆弧如图2-8所示。
 
    从菜单栏中选择“绘图”→“圆弧”→“继续”命令,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arc 
    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
    指定圆弧的端点: @30<120↙
 
    绘制的第二段圆弧如图2-9所示。使用“绘图”→“圆弧”→“继续”命令创建连接的圆弧与前一对象相切。
绘制的圆弧1   
图2-8  绘制的圆弧1                        图2-9  绘制圆弧2
 
    关于绘制邻接圆弧和直线
 
    完成圆弧的绘制后,紧接着启动“LINE”命令创建直线,在“指定第一点”提示下直接按〈Enter〉键,然后只需指定直线长度即可绘制出一段与该圆弧相切的直线。同样的,完成直线的绘制后,紧接着启动“ARC”命令,在“指定起点”提示下直接按〈Enter〉键,然后只需指定圆弧的端点即可绘制一端与该直线相切的圆弧。
 
2.2.5  矩形
 
    绘制矩形的典型步骤如下。
    
    1)单击“矩形”按钮 ,或者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矩形”命令。
    2)指定矩形第一个角点的位置。
    3)指定矩形另一角点的位置。
 
    在创建矩形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倒角”、“标高”、“圆角”、“厚度”和“宽度”等选项进行相关设置。在指定第一个角点后,还可以指定矩形参数(长度、宽度、旋转角度)等。
 
    下面介绍一个绘制带圆角的矩形实例,其操作及说明如下。
 
    单击“矩形”按钮 ,或者在菜单栏中选择“绘图”→“矩形”命令,然后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rectang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F↙
    指定矩形的圆角半径<0.0000>: 3↙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 [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 10,10↙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 D↙
    指定矩形的长度<10.0000>: 30↙
    指定矩形的宽度<10.0000>: 12↙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面积(A)/尺寸(D)/旋转(R)]:       //在相对于第一个角点的右上区域单击
 
    绘制的该矩形如图2-10所示。
绘制的矩形
图2-10  绘制的矩形
 
2.2.6  正多边形
 
    在AutoCAD 2012中,可以创建具有3~1024条等长边的闭合多段线(正多边形)。绘制正多边形的方法主要有:绘制外切于圆的正多边形、绘制内接于圆的正多边形和指定一条边绘制正多边形。
 
    1.绘制外切于圆的正多边形
 
    使用该方法需要指定从正多边形圆心到各边中点的距离,如图2-11所示。使用该方法的绘制步骤如下。
 
    1)单击“正多边形”按钮 ,或者选择菜单栏中的“绘图”→“多边形”命令。
    2)在命令提示下输入边数。
    3)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
    4)输入“C”以选择“外切于圆”选项。
    5)输入半径长度。
 
    下面是一个执行“外切于圆”创建正六边形的操作命令记录。
 
    命令: _polygon 
    输入边的数目<4>: 6↙
    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 [边(E)]: 0,0↙
    输入选项 [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 <I>: C↙
    指定圆的半径: 50↙
 
    2.绘制内接于圆的正多边形
 
    使用该方法需要指定外接圆的半径,正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将在此圆周上,如图2-12所示。
  外切于圆
图2-11  外切于圆 图2-12  内接于圆
 
    绘制内接于圆的正多边形的典型步骤如下。
 
    1)单击“正多边形”按钮 ,或者选择菜单栏中的“绘图”→“多边形”命令。
    2)在命令提示下指定多边形的边数。
    3)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
    4)输入“I”以选择“内接于圆”选项。
    5)输入圆半径。
 
    下面是一个执行“内接于圆”创建正六边形的操作命令记录。
 
    命令: _polygon 
    输入边的数目<6>:↙
    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 [边(E)]: 0,0↙
    输入选项 [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 <C>: I↙
    指定圆的半径: 50↙
 
    3.通过指定一条边绘制正多边形
 
    通过指定第一条边的两个端点来定义正多边形,其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正多边形”按钮 ,或者选择菜单栏中的“绘图”→“多边形”命令。
    2)在命令提示下输入边数。
    3)在命令窗口的命令行中输入“E”以选择“边”选项。
    4)指定一条正多边形线段的起点。
    5)指定已选择正多边形线段的端点。
 
2.2.7  椭圆与椭圆弧
 
    椭圆可以由定义其长度和宽度的两条轴决定,其中较长的轴被称为长轴,较短的轴被称为短轴。在本小节中,以简单实例介绍绘制椭圆和椭圆弧的典型操作。
 
    1.绘制椭圆
 
    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椭圆:轴、端点”按钮 ,接着在命令提示下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ellipse
    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 [圆弧(A)/中心点(C)]: 20,0↙
    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 50,10↙
    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 [旋转(R)]: 10↙
 
    绘制的第一个椭圆如图2-13所示。
 
    再绘制一个椭圆。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椭圆:圆心”按钮 ,接着在命令提示下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ellipse
   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 [圆弧(A)/中心点(C)]: _c
   指定椭圆的中心点: 35,5↙
   指定轴的端点: @10<0↙
    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 [旋转(R)]: 5↙
 
    完成绘制椭圆2,图形效果如图2-14所示。
绘制椭圆1  
图2-13  绘制椭圆1                           图2-14  绘制椭圆2
 
    2.绘制椭圆弧
 
    在菜单栏的“绘图”菜单中选择“椭圆”→“圆弧”命令,或者在功能区“常用”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椭圆弧”按钮 ,接着根据命令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命令: _ellipse
   指定椭圆的轴端点或 [圆弧(A)/中心点(C)]: _a
   指定椭圆弧的轴端点或 [中心点(C)]: 100,5↙
   指定轴的另一个端点: 150,5↙
   指定另一条半轴长度或 [旋转(R)]: 10↙
   指定起点角度或 [参数(P)]: 30↙
   指定端点角度或 [参数(P)/包含角度(I)]: 270↙
 
    完成的椭圆弧如图2-15所示。
 绘制椭圆弧
图2-15  绘制椭圆弧 
 
2.2.8  多段线
 
    AutoCAD中的多段线是作为单个对象创建的相互连接的线段序列,它可以是直线段、弧线段或两者的组合线段。多段线适用于地形、等压和其他科学应用的轮廓素线;布线图和电路印刷板布局;流程图和布管图;三维实体建模的拉伸轮廓和拉伸路径等。
 
    单击“多段线”按钮 ,系统提示“指定起点”;指定起点后,命令窗口中显示的提示信息如图2-16所示。用户可以指定下一个点,或者选择“圆弧”、“半宽”、“长度”、“放弃”和“宽度”选项之一来定义多段线。
创建多段线的提示信息
图2-16  创建多段线的提示信息
 
    可以绘制由直线和圆弧组合的多段线,步骤如下。
 
    1)单击“多段线”按钮 。
    2)指定多段线线段的起点。
    3)指定多段线线段的端点。如果在“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命令提示下输入“A”并按〈Enter〉键,则切换到“圆弧”模式;如果在“[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命令提示下输入“L”并按〈Enter〉键,则返回到“直线”模式。
    4)根据需要指定其他多段线线段。
    5)按〈Enter〉键结束,或者输入“C”并按〈Enter〉键使多段线闭合。
 
    下面是绘制多段线的一个操作实例。
 
    单击“多段线”按钮 ,根据命令提示执行下列操作。
 
   命令: _pline
   指定起点: 50,0↙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150,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150,3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100,30↙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L↙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50,3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C↙
 
    完成绘制的多段线如图2-17所示。
绘制的多段线
图2-17  绘制的多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