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拓扑优化
第三节 实例:自行车车架的拓扑优化
27.3.1工程背景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它的强度、刚度和重量直接影响整辆自行车的承载能力和轻便程度。随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各种结构形状的车架:例如左右两二角形车架,1个四边形和1个二角形车架,1根弯杠和1个二角形车架。本实例使用ANSYS寻求为了在较轻重量的前提下获得自行车车架的最大强度和刚度。
27.3.2问题的描述
1.模型的几何尺寸
本实例的模型为一长方形,长为1.2m,宽为0.6m。
2.单元的选择及材料常数
本实例需要定义编号为1, 2的两种单元,单元1用于进行拓扑优化的区域,单元2用于不进行拓扑优化的区域,其单元类型均选择8节点PLANE82单元。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E11Pa,泊松比为0.3。
3.边界条件
首先将模型上需要安装车把、后轮、鞍座和脚蹬处的单元类型由单元1改为单元2,即改为不进行拓扑优化的单元;然后在模型的左上角施加完全约束,在右下角即安装前义和后轮的部位施加Y方向的约束;最后在模型上安装鞍座的部位施加X方向的力(人体对鞍座向后的摩擦力)Fx为15N,施加Y负方向的力(人体对鞍座的压力)Fy为500 N,在模型上安装脚蹬的部位施加X负方向的力(人体对脚蹬向前的蹬力)Fx为15N,施加Y负方向的力(人体对脚蹬向下的蹬力)Fy为-50 N。
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它的强度、刚度和重量直接影响整辆自行车的承载能力和轻便程度。随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各种结构形状的车架:例如左右两二角形车架,1个四边形和1个二角形车架,1根弯杠和1个二角形车架。本实例使用ANSYS寻求为了在较轻重量的前提下获得自行车车架的最大强度和刚度。
27.3.2问题的描述
1.模型的几何尺寸
本实例的模型为一长方形,长为1.2m,宽为0.6m。
2.单元的选择及材料常数
本实例需要定义编号为1, 2的两种单元,单元1用于进行拓扑优化的区域,单元2用于不进行拓扑优化的区域,其单元类型均选择8节点PLANE82单元。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E11Pa,泊松比为0.3。
3.边界条件
首先将模型上需要安装车把、后轮、鞍座和脚蹬处的单元类型由单元1改为单元2,即改为不进行拓扑优化的单元;然后在模型的左上角施加完全约束,在右下角即安装前义和后轮的部位施加Y方向的约束;最后在模型上安装鞍座的部位施加X方向的力(人体对鞍座向后的摩擦力)Fx为15N,施加Y负方向的力(人体对鞍座的压力)Fy为500 N,在模型上安装脚蹬的部位施加X负方向的力(人体对脚蹬向前的蹬力)Fx为15N,施加Y负方向的力(人体对脚蹬向下的蹬力)Fy为-5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