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UG NX从数控编程到CNC加工实战 > 编写刀路

第八章 从数控编程到CNC加工一体化实战——三维综合实例

第二节 编写刀路

 
    5.曲面精加工
 
    精加工刀路与半精加工刀路使用相同的操作类型,因此,本例中采用复制修改参数的方式创建。
 
    (1)将【操作导航器】切换到机床视图,选中R4刀具下的3个操作,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如图8-44所示。
复制操作
图8-44  复制操作
 
    (2)将光标移至R3刀具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内部粘贴】命令。此时,3个新的操作出现在R3刀具下面,前面都有13符号,如图8-45所示。
粘贴操作至新刀具组
图8-45  粘贴操作至新刀具组
 
    (3)将【操作导航器】切换到加工方法视图,展开MILL_SEMI_FINISH组,将刚才粘贴的操作拖动到MILL_FINISH组下,如图8-46所示。
移动操作到精加工方法组
图8-46  移动操作到精加工方法组
 
    (4)以上操作已将这3个新操作的参数更改为使用R3的刀具,并继承了MILL_FINISH的加工余量(0mm)。下面分别对这3个操作的其他参数进行编辑。
 
    (5)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名为ZLEVEL_PROFILE_COPY的操作,系统弹出【深度加工轮廓】对话框,在【刀轨设置】选项组下将【全局每刀深度】设为0.1,如图8-47a所示。
 
    (6)单击14按钮,修改【主轴速度】为3500;【切削】进给为1000,如图8-47b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深度加工轮廓】对话框。
修改等高精加工参数
a)                                   b)
图8-47  修改等高精加工参数
a) 修改全局每刀深度   b) 修改进给和速度
 
    (7)单击【操作】选项栏下的15按钮,系统开始计算刀路,计算结果如图8-48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深度加工轮廓】对话框。
等高精加工刀路
图8-48  等高精加工刀路
 
    (8)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名为CONTOUR_AREA_COPY的操作,系统弹出【轮廓区域】对话框。在【驱动方式】选项栏下单击【区域铣削】右侧的16按钮,修改【距离】参数为0.1;【度】数为-45°,如图8-49a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轮廓区域】对话框。
 
    (9)单击17按钮,修改【主轴速度】为3500;【切削】进给为1000,如图8-49b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轮廓区域】对话框。
修改型腔面平行铣削精加工参数
图8-49  修改型腔面平行铣削精加工参数
a) 修改切削步进和角度  b) 修改进给和速度
 
    (10)单击【操作】选项栏下的18按钮,系统开始计算刀路,计算结果如图8-50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轮廓区域】对话框。
型腔面平行铣削精加工刀路
图8-50  型腔面平行铣削精加工刀路
 
    (11)在【操作导航器】中双击名为CONTOUR_AREA_1_COPY的操作,系统弹出【轮廓区域】对话框。在【驱动方式】选项栏下单击【区域铣削】右侧的19按钮,修改【距离】参数为0.1;数为180°,如图8-51a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轮廓区域】对话框。
 
    (12)单击20按钮,修改【主轴速度】为3500;【切削】进给为1000,如图8-51b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轮廓区域】对话框。
修改枕位平行铣削精加工参数
a)                                        b)
图8-51  修改枕位平行铣削精加工参数
a) 修改切削步进和角度  b) 修改进给和速度
 
    (13)单击【操作】选项栏下的21按钮,系统开始计算刀路,计算结果如图8-52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轮廓区域】对话框。
枕位平行铣削精加工刀路
图8-52  枕位平行铣削精加工刀路
 
    6.矩形枕位精加工
 
    (1)单击【插入】工具栏上的1按钮,系统弹出【创建操作】对话框。在【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mill_planar,在【操作子类型】选项栏下单击2按钮,在【位置】选项栏下设置如图8-53所示的参数;在【名称】文本框中使用系统默认的FACE_MILLING_AREA,最后单击【应用】按钮,系统弹出【面铣削区域】对话框,如图8-54所示。
 
    (2)在【几何体】选项栏下勾选【自动壁】复选框,然后单击【指定切削区域】按钮3,系统弹出【切削区域】对话框。在图形窗口中选择矩形枕位的底平面,如图8-55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3)在【刀轨设置】选项栏下将【切削模式】设为【跟随周边】;【毛坯距离】设为3.6(枕位高为3.518);【每刀深度】设为0.1,如图8-56所示。
【创建操作】对话框  
图8-53  【创建操作】对话框图8-54  【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选择平面
图8-55  选择平面图8-56  设置参数
 
    (4)单击4按钮,系统弹出【切削参数】对话框。修改【策略】选项卡中的【图样方向】为【向内】;【毛坯延展】为50%刀具,如图8-57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5)单击5按钮,在弹出的【进给和速度】对话框中设置【主轴速度】为3500;【切削】进给为800,如图8-58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修改切削参数  
图8-57  修改切削参数图8-58  设置进给和速度
 
    (6)单击【操作】选项栏下的6按钮,系统开始计算刀路,结果如图8-59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面铣削区域】对话框,并回到【创建操作】对话框。
矩形枕位精加工刀路
图8-59  矩形枕位精加工刀路
 
    7.分型面精加工
 
    (1)继续前面的操作。在【创建操作】对话框的【操作子类型】选项栏下单击7按钮,在【位置】选项栏下设置如图8-60所示的参数(因对话框的记忆功能,在本例此操作中只需重新选择刀具即可);【名称】文本框使用系统默认的FACE_MILLING_AREA_1,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2)在【几何体】选项栏下单击【指定切削区域】按钮8,系统弹出【切削区域】对话框。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工件上表面的两个平面,如图8-61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创建操作】对话框
 图8-60  【创建操作】对话框图8-61  选择分型面
 
    (3)在【刀轨设置】选项栏下将【切削模式】设为【往复】;【平面直径百分比】设为40;【毛坯距离】设为0.5;【每刀深度】设为0.3,如图8-62所示。
 
    (4)单击9按钮,系统弹出【切削参数】对话框。修改【策略】选项卡中的【度】数为45°,如图8-63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设置刀轨参数
图8-62  设置刀轨参数图8-63  设置切削角度
 
    (5)单击10按钮,在弹出的【进给和速度】对话框中设置【主轴速度】为3000;【切削】进给为800,如图8-64所示。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6)单击【操作】选项栏下的11按钮,系统开始计算刀路,结果如图8-65所示。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面铣削区域】对话框。
  设置进给和速度
图8-64  设置进给和速度图8-65  生成的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