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odesk制造业业务经理 严朱莲 谢谢!在我的报告之前,先来一段2分钟的短片放松放松,大家当作中场休息。 [播放影片] 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老朋友Autodesk,一个广泛服务于制造业/建筑业/城市道路交通/娱乐与多媒体全球软件供应厂商;一个不仅是在数据创建上的绝对主流供应商,也是在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DWG和BOM,我的题目非常简单,这两个英文缩写也是各位不能再熟悉的两个词汇,而我今天要传达的讯息也非常简单,三个一:一个观点,一个产品和用了这个产品的一个用户。 这个会场的主题是PDM。我本人是从1997年开始以一个用户的身份开始接触PDM技术和产品,两年后在一家国内软件厂商做PDM的产品经理/实施经理以及咨询顾问,到了Autodesk公司后继续对PDM中国市场作调研和分析,对用户为什么实施PDM以及实施PDM带来什么转变有一些实际的感受。对一路走过来的PDM请允许我直言不讳的说,一方面绝大部分的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并没有赚到什么大钱,另一方面对应用非常满意的用户也为数不多。十年了,双方都还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和磨合,为求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更高的价值;当然也少不了互相的抱怨,你说我功能不好,我说你管理太差。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相对于CAX技术比较,PDM不论从软件本身还是实施应用的方法,都还不算足够成熟;这也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至今未敢涉足这一应用的原因,还没看清楚咋回事。 解决这个矛盾,包括解决任何矛盾,都有一个基本的方法:这是胡主席在讲述“和谐社会要解决主要矛盾 ”说的:矛盾不可以回避或绕道走。但是抓矛盾要分清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将工作重心放在“抓大放小”上,放在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大的矛盾和问题上。 管理系统的建设其实就是建设小型和谐社会,那么建立一个和谐PDM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请大家参考这个调查报告 这张图是引用e-works在2005年壹千家正在选型PDM和实施了PDM的用户调研报告,让我们看一下第一第二名的PDM选择要素:一个是为管理系统提供BOM,一个是现有图纸管理。 向管理系统提供BOM名列第一主要矛盾,我非常理解这样的结果,大多数的中国制造型企业其核心能力还是在生产加工上,设计如何快速的满足生产加工进度,是最重要的事情。不知道我下面这句话合不合适,设计数据向生产管理等其他部门传播的广度/速度/准确度,看起来要比设计数据在设计部门内部互相利用的深度,重要很多。“攘外”比“安内”要更急迫。 第二个主要矛盾,管理现有的产品图纸,从现有产品的图纸的种类看,2D的CAD图纸是占绝对主要成分的,而AutoCAD产生的DWG图纸又是绝对主要成份中的绝对主要成份,所以管理现有产品产品图纸这事儿Autodesk不仅是能做,说的直白点,作为AutoCAD的妈,Autodesk更有义务,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去做。 还有一个有趣的联系,就是第一矛盾和第二矛盾之间有联系,从现有图纸上看,有大量的设计BOM是存在于2维图纸上,以标题栏和明细栏方式体现的。 要解决这两个主要矛盾,我引入我今天要传达的一个产品——Autodesk Productstream Personal(简称PSP,我更习惯私下里叫它的小名DWG BOM),它能实现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规范整理大量的DWG数据,提取并组织企业最急需的BOM信息。PSP可以提取从R14到2007版本DWG图纸,包括各种基于AutoCAD平台的第三方软件生成的DWG图纸,里面的标题栏明细栏信息,生成BOM结构,输出各类明细报表和数据文件。地球人都知道规范整理数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PSP也充分考虑到了客户现有数据的混乱程度,身为软件可以说它做到了仁至义尽。 先把这个产品暂时放一边,我还要和大家讨论一个观点。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我一定要紧扣中心思想。 我想问创新的基础是什么——是规范。 这几年创新声音一片,规范化好像已是过季黄花,有些人甚至认为是规范会阻碍创新,我坚决反对。创新是在规范基础上的创新,通过创新能够使规范更加完善,是这样一条路线即: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不能造成不顾基础任意“创新”的错觉。举个例子, 我们家户主前些日子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跟我提出来一个创新的饮食结构,每天要喝一碗滋补汤,一个星期有一天只喝水不吃饭。可是问题是我们家连一日三餐到底吃几顿,啥时吃,以及谁来做这个基础问题至今都没有规范起来,他的创新如何去执行? 好,下来的第二个问题,那么衡量是否规范的标准是什么——是大众的规范,是人人都遵守的规范。有限人员有限范围有限时间的试点成功不是规范,还拿我家做饭的例子说,我做一星期的贤妻良母不是规范,那是心血来潮,做一辈子的贤妻良母才是规范。 接着第三个问题,大众的单元是什么——是个体,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再多说一句废话,大众的规范依赖于个体的规范。 最后,推延下来的第四个问题,个体执行规范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对个体的利益或效益或是成就感有用的事情。管理系统的实施经常容易忽视这一点,我们习惯以俯视的视角,过多站在管理者统治的角度去推进它,简单一句“你就应该这样做”,没有太多考虑被管理者的自身需求和自发动力何在。我想一个精彩的管理系统的实施,应该首先是每个个体打心眼里愿意去使用,觉得自己在获益,于此同时,自觉不自觉地纳入到了一个规范的系统管理中。 这需要一个过程,会经历一个有人愿意动,有人不愿意动的阶段,而我们通常的PDM系统的实施是要求大家必须一二三起步走,就像绑腿跑游戏一样。一起装,一起用,一起做数据整理,数据规范。这时就会马上响起不愿意绑腿跑的那些人的负面声音,而且放大倍数还极高。难道不可以先松开绳子,随便跑吗? 简单总结一下我的观点:要想创新,就先要踏实做设计数据的规范管理,要达到大家都规范的目标,先要松腿跑,愿意先跑出去的那个人一定是看到了自己的好处。这个榜样的力量再自然的辐射到了其他人,其他人陆续跟上,最后一起跑到规范的终点线。 这个观点,引入了PSP产品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特点: PSP它是一个个人单机应用,它解决设计人员个体最想解决最获益的问题:一个是那些麻烦的报表自动生成功能,一个是个人文件的管理,包括版本,包括多方式的查询,以及备份等管理功能。对应的就是刚才讲到的个人爱用,和松腿跑的问题。 当然不能永远松腿跑,PSP有后续的企业级应用扩展,提到这个,不得不提一个PSP的大毛病,就是安装量太大,800多M,里面有数据库/DWF图形浏览器/xls报表浏览器/有可以脱离AutoCAD而读各个版本DWG的控件等等,实际PSP内核的机制是个PDM机制。有这个安装量大的毛病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后续的扩展打基础,为绑腿跑准备好的连接件让它显得臃肿。Autodesk后续的数据解决方案如Productstream /一年多前收购的欧洲知名PDM系统Compass/还有网上协同平台Streamline等等,今天我不讲,有机会可以根据具体客户情况一对一的交流。今天只是希望大家简单的记住,Autodesk的数据管理方案既有松腿跑的,还有很多个绑腿跑的。 关于PSP产品的详细功能介绍,请看您资料袋里的这个东西,功能介绍非常详细,比我讲的清楚。有个小故事,PSP是今年7月份正式发布的,十月在中国市场正式销售。前些日子,我去深圳的一家试点客户作产品交流,一个小时口干舌燥。那个客户是事先看过这张盘的,结束的时候很客气地对我说:严老师,谢谢您大老远的来,其实我们看了张碟已经很清楚了。后来我琢磨过来他的意思:本来希望Autodesk来个真人能多听点新鲜的东西,可还不如Demo盘讲的清楚,比较没有没面子。 这个Demo盘外包装上有文字介绍资料,里面的光盘按照功能有分段的Demo ,有配音,总共约45分钟。如果没有的朋友可以到Autodesk展台去拿。 如果看了Demo盘您仍有问题要咨询,请登陆这个关于PSP的BBS论坛,里面有问题讨论区,常见问题回答,文档/教程下载区,有专门的技术支持人员回答。还有一个服务区,因为使用PSP要根据每个企业各自的图纸标准,报表格式定制模板,虽然定制的方法非常的简单,可以自己定制,但如果您懒得做,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这个服务区直接提交给我们的技术支持,他们帮助您来定制。会很快通过email给您答复。 另外对产品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快速的和Autodesk沟通的平台,Autodesk希望PSP对您有用,而且是越来越有用,这个PSP产品是Autodesk美国/中国/新加坡联合开发的,每一位中国用户的声音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更快速的传递到Autodesk,同时也会被认真地对待. 当然关于产品价格和购买的问题还是请您咨询当地的代理商,我现在能告诉你的是三个字,很便宜,和手机差不多。 我说过今天讲一个观点,一个产品,最后该讲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在今天上午我们老大Carl bass讲过,我这里再重复一下。 我估计很多人看不清楚上面的字,我简要念一下: 其实类似的客户实施案例,大家看着都眼熟,我就把有点新意的挑出来: 1.对各个版本的DWG图纸,这个企业的DWG版本不统一,面向以前的/往后的,一定是Autodesk最拿手的,而且是要负责到底的事情 2.定制快,价格低,因此风险小。 3.这个用户实施半个月,就尝到了甜头。非常重要的是从设计人员使用PSP,就会从个人开始培养起数据管理的习惯,等这种习惯普及开来,会给企业级的数据管理实施扫清很多的习惯上的障碍。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认识。我本人也曾是AutoCAD用户,画过1G的图纸,和很多人一样作为局外者,习惯的认识就是Autodesk=AutoCAD,但很早开始事实并不只是这样: 1.一个拥有最广泛用户群的CAD/CAE/PLM的公司 2.一个在过去的几年中,连续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长率的公司 3.一个在股市上迄今仍连续创造奇迹的软件公司 4.一个一直秉承“高端技术大众化” 理念的公司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个有着极广泛的fans,而且这个fans阵营还在不断的扩大,钱包越来越鼓,而且这么些年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绝对不可能躺着被钱压死,他一定是开动着强大的引擎在各路快跑。Autodesk在制造业解决方案的投入最重,在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的投入也最重,上海300多人的研发中心和1000人的外包中心就是一个佐证。 有人说,Autodesk这么做很保守,我认同,Autodesk就是希望PSP带领我们的用户稳妥地踏上PDM之旅,前面的道路很长,希望PSP以及后续扩展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给客户带来真实的高价值,就像我们老大Carl Bass的身高一样高。 欢迎大家给我任何指正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我的email。希望没有浪费大家宝贵的半个小时,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