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数据的标识
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提供了如下几种方式用于实现对复杂技术状态数据的标识。
ID号:Teamcenter Engineering支持诸如流水码、结构码、分类码和组合码等编码方式。当零部件发生更改时,若更改前后的零部件不满足互换性,通常采用新的ID号进行标识。当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互换性的定义和界定会有不同的考量。
版本:版本用以标识技术状态数据的演变过程。如前所述,Teamcenter Engieenring采用“BOM+BOD”的结构化图文档管理方式,以零部件版本作为主要的版本标识手段。当零部件发生更改时,若更改前后的零部件满足互换性,通常采用新的版本号进行标识。
状态: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通过工作中/修改中、审批中、已发布、已作废等状态标识数据的生命周期。对于复杂产品或系统的技术状态管理而言,需要根据不同的研制阶段对发布的数据进行不同的状态标识。数据的状态由工作流程控制,审批流程自动赋予数据相应的状态。
基线:如下图所示,基线是在技术状态项目研制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刻,被正式确认、并被作为今后研制、生产活动基准的技术状态文件。在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中,通过基线的建立、数据的投放/移除、数据的更新、冻结等手段,实现对技术状态基线的管理。

2.4 更改管理
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以CMII行业标准为模版,集成闭环的工程更改的五大步骤,实现如下图所示的对复杂产品或系统的更改管控。
确认问题:Identify/Confirm Problem(PR);
定义/批准更改申请:Define/Approve Change Request(ECR);
定义/批准更改通知:Define/Approve Change Notice(ECN);
执行更改指令:Execute Change(Task);
确认更改/自动通知:Close Change(Confirm)。

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在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中可以定义不同的更改管理对象。下图所示为系统中缺省的更改管理对象。更改管理对象(如问题报告、更改建议、更改通知等)作为整个更改信息的载体,集中管理了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所有与之相关的过程和信息,包括每个更改对象自身的属性、各更改对象间的关联关系(如更改通知与更改建议的关系)、更改之前的数据、更改之后的数据、更改前后的产品结构比对、更改所造成影响的评估、更改的审批流程、更改的生效性(生效日期或批次)等,从而维护更改的完整性。从而通过将更改对象与相关的文档、BOM等资料相关联,来记录每一次变更的历史,以便查询全部更改的过程。而一旦更改发生,都将自动通知受影响的部门,确保更改后的产品对象和文档可以得到最快的应用。

在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中,如下图所示,针对顶层零组件(End Item)进行有效性(包括建议的有效性和批准的有效性)的标识。这里的顶层零组件是指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而被指定作为单个实体进行技术状态管理的硬件、软件或其集合体,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状态项目(Configuration Item)。根据企业的业务需要,有效性可以以时间、批次、台架次等为单位进行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