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息分类编码原则
根据多年为企业做编码的经验,我们认为企业在做信息分类编码时应坚持下列原则:
★分类编码的思维必须是“纯分类”编码,不能再掺杂隶属关系编号的概念。至于传统的装配关系可以通过BOM表(明细表或产品结构表)来了解。
★编码规则要尽可能的既简明又方便的使顺序码增长不出现溢出,同时保证每一类属性中的个数保持在20 至30 个之间,即可以在计算机同一屏上显示出来,提高交互产生编码的速度。
★必须坚持一个编码对象对应一个编号,一个编号对应一个编码对象。
★编码宜尽可能采用数字,使用字母时,必须要求作业工人都能正确识别字母,否则会影响交流,另外在某些字段类型时,使用字母时,会给计算机运算和排序带来麻烦。
★编码体系识别的特性、特征宜是支持产品设计选型要用到的一些特性、特征,其它特性、特征宜用数据库追加记录并提供查询。编码位数的长度控制在13、14 位比较合适,超过20 位将失去意义。
★编码的流水号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三位长度比较合适,太短容易溢出,太长浪费资源。对流水号要有一套回收规则,而且与管理相关;一种方法是等流水号用到最大时,统一回收已发出的号,同时要求行政同时收回所有与此号相关的文档和实物,保证此号可以重新使用。另一种是随时回收,随时使用,但要求行政随时收回所有与此号相关的文档和实物。从回避风险,降低管理要求出发,第一种方法比较合适,但现场使用资料的流水号不连续。流水号不回收,由于试制、试用等原因,很快就会溢出。
五、使用信息分类编码建议
★生成编码是交互式的,软件不能判定用户的输入是否合理,只能依据用户的点击和选择生成相应的码值,对码值的合理性企业必须有专业人员监督,否则不符合规则要求的值太多,影响随后的查询功能。
★顺序码的生成是自动的,只要有人编码,它就顺序往下产生,企业监督人员必须及时发现恶意的编码,并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并定期对空码值进行回收。
★企业在应用中肯定会不断的修订规则,修改规则时必须专人负责。
★企业必须筛选出或定出一部份常用零部件,作为企业标准件,并且利用编码能很好的描述,可以提高重用率。
★外购件是最麻烦的,种类很多,要多下功夫。
★与规则对应,要有一套支持编码对象修改的码值管理方法。
信息分类编码管理系统通过与CAD、CAPP、PDM系统紧密集成可有效支持企业开展查询式、模块化、相似化设计, CAPP开展查询式、相似化工艺,并为ERP开展按“零件”组织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库与CAD的集成实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数据的正向流程,实现设计人员快捷地检索、访问编码“零件库”,并使检索到的零件信息可以方便的纳入设计文件。企业可从设计源头有效地规范相关人员对基础数据选用,实现大范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使企业库存地品种规格减少35-40%,大大减少库存所占用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