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期热点 |
|
|
 |
相关文章 |
|
|
 |
相关新闻 |
|
|
 |
相关热贴 |
|
|
 |
相关商城商品 |
|
|
|
| |
|
|
| 当前位置:企业管理 -> 目标管理 |
| |
| | KPI 设计思路及实践 | | 发表时间:2006-9-5 e-works特约撰稿人 雷洪钧 来源:e-works | | 关键字:KPI 企业绩效管理 | | | KPI(关键绩效指标)理念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舶来品”,对此有一个消化、吸收、再造的过程;传统的人事考核工作也不是一无是处,多年来也积累了较为有效的经验;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之处,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冲突(排拆)的关系,应该是补充、融合关系,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所强调的“德、勤”与“德、才 ”观点永远是不会过时的,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的总结和提升其内涵会也会更丰富。 |
| | 3 4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支持环境 有了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不能保证这些指标就能运用于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达到真正的目的,还取决于企业是有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支持环境。建立了这种支持环境,同样是关键绩效指标设计时必须考虑的。 a)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支持。建立绩效导向的组织氛围, 通过企业文化化解绩效考核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形成追求优异绩效的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来。 b)各级主管人员肩负着绩效管理任务。分解与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是各级主管应该也必须承担的责任。专业人员只是起技术性支撑作用。 c)重视绩效沟通制度建设。在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与制定过过程中,关键绩效指标建立与落实是一个自上而下、至下而上制度化过程。没有良好的沟通制度作保证,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就不会具有实效性和挑战性。 d)绩效考核结果与价值分配挂钩。实践表明,两者挂钩的程度越紧,以关键绩效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4 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实例 下面以ABC公司背景,进行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 4 1 2006年ABC总体目标 实施公司组织机构变革,保持经营业绩稳步增长,降低经营风险,提升组织运营能力等四大战略发展目标。 4 2 对关键成功要素分解 4 2 1实施公司组织机构变革的成功要素分解 a)完成组织机构调整和岗位优化 b)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体系 c)建立公开、公平的绩效管理体系 d)建立完善的员工发展体系 e)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4 2 2 保持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成功要素分解 a)销售收入的稳定增长 b)投资收益的稳定实现 c)利润的稳定增长 d)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e)新的业务方向的开拓 f)原有业务深挖 g)加强管理投资项目 h)清理原有不良投资 i)发展公共关系与客户关系,提升本公司品牌 4 2 3降低经营风险的成功要素分解 a)降低市场信息风险 b)提高项目决策的准确性 c)有效的控制实施风险 d)加强对经济纠纷的处理能力 e)提升资信水平 f)原加强财务控制体系 4 2 4 提升组织运营能力的成功要素分解 a)发加强战略规划功能 b)提高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能力 c)加强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能力 d)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使用 e)准确全面的完成审计工作 f)保证高效的行政服务 g)创造和维护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4 3 设计步骤 4 3 1目标分解,求出各部门可能的关键业绩指标 以下“实现经营目标的稳步增长” 的目标为例,进行分析、分解  4 3 2 将分解出的各部门可能的关键业绩目标,进行评价。 这里以据重要性(5分)、可衡量性(5分)、可控性(5分)和考核频度(5分)等标准对各部门可能的关键业绩目标进行打分: a)重要性:从公司角度看,该目标对于实现其对应的公司目标的重要程度 b)可衡量性:从考核角度看,该目标实现与否,超过或低于目标的程度是否可以清晰、准确、定量的进行描述 c)可控性:从执行角度来讲,考核对象(相对其他部门)对实现这个目标负有主要的责任,并且基本上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d)考核频度:考核频度分为“项目”、“季度”“半年”和“年度”。. 4 3 3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最后的确定 关键业绩目标入围分值标准,一般经验值是,重要性要达到5分、可衡量性和可控性均要大于3分(含3分)的目标。 关键业绩目标个数取舍标准,一般经验值是,3≤班组;3≤车间≤5;5≤部门≤8;8≤公司≤10。 4 3.4 关键业绩指标体系设计完成以后,整理成册、存档。 4 3 4 制定年度经济责任书。有了关键业绩指标体系,下面就可以开始转入下一步的考核任务书了。
| | 本文系e-works专稿,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 | | | 责任编辑:杜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