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一目标,雅马哈苏州工厂传承了日本总部在供应链方面的领先思想和策略,引入了单元化生产、拉动式供应链管理、JIT采购和原材料牛奶取货(Milk Run)等多种供应链管理策略。单元化生产也称最小订单生产,主导思想是对产品的生产工序做最大程度的整合,由单个人来负责多工序的生产,终极目标是由一个人来负责完成产品所有工序的加工。“也就是原来一条线由三个人来做,现在由一个人来做。”陆明华指出,“这种生产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对生产线进行灵活配置,满足小订单生产的需求。此外,提高生产速度和降低在制品/半成品的库存也是单元化生产的优势。”
不过,陆明华也指出,单元化生产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前期培训的投入和人员稳定性方面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挑战。另外,单元化生产方式受限于空间和工艺复杂度,适用于使用工具并不复杂的流程,比如一些手工装配流程,“必须保证操作人员在生产线上的三个方向能快速拿到生产用物料和工具,因此,这种策略在实际运用中一般合并工序不超过3~4个。”陆明华表示,雅马哈苏州工厂应用单元化生产的重点在于对单个车间进行部分工序的整合。
采用拉动式管理也是雅马哈苏州工厂在供应链管理上的重点策略。“我们总共有4个生产车间,通常由排在最后的包装和装配车间先进行生产排程,然后再由这一计划拉动其它车间的生产的排程,前一个车间的前置期通常为1天。”陆明华补充说,包装和装配车间的计划也用来驱动物料采购计划和订单的下达,“这种拉动式管理有利于精确地传递订单需求,降低库存风险。”
在物料采购方面,雅马哈苏州工厂一般提供给供应商滚动的3个月预测计划。系统每周四运行一次,计算出未来两周的采购订单计划,发给供应商,“其中第一周的数据为采购订单,供应商根据具体的交货排程进行送货,第二周的数据为预测数据,供应商参考进行生产准备。”陆明华说,“对于JIT采购的物料,我们要求供应商一天送一次。”
为了加快JIT采购的速度,雅马哈苏州工厂正在尝试牛奶取货(Milk-Run)的方式,委托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将工厂周边供应商的物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路线优化,实现最有效的运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我们JIT采购的物料可以实现一天送两次货,未来我们希望能实现每2个小时送1次。”
在信息系统的应用方面,雅马哈苏州工厂已经导入了ERP、SRM和MES系统。“ERP我们采用的是SAP的R3系统,进行内部资源的管理。SRM则应用了明基逐鹿的方案,用于加快采购订单的传递、与供应商的信息交货和增加预警等;MES则主要应用于产品生产过程和原材料的追溯以及品质的控制。”陆明华说。
作为一家外资背景的中型公司,雅马哈苏州工厂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已经比较先进了。但改善永无止境,陆明华表示,下一步供应链改善的重点将在如何将JIT做得更好,进一步评估VMI和牛奶取货的方式,继续寻找提高库存周转效率的空间。在IT投资方面,则重点考虑如何进一步发挥已有IT投资的效益,并考虑增加电子化审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