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长虹进入赵勇时代 关注率:★★★★☆关键词:领导力
焦点事件:
7月8日,随着地方政府的一纸任免状,又一教父级企业家离开了他战斗的舞台。在执掌四川长虹帅印近20年后,刚满60岁的倪润峰卸职离去。取而代之的是有技术官僚之称的赵勇。而此前长城的王之、三九集团的赵新先也都因为已年满60岁而相继卸任。尽管如此,人们普遍认为,与倪润峰注重规模和成本优势相比,赵勇对技术和创新更情有独钟。大王旗易换,生死关难闯。业务多元化、股权民营化,老倪几十年的修为都没有最终完成的使命,长虹的赵勇时代让市场期待,也不禁让人担忧。
点评:
大众关注的焦点是长虹的战略问题、经营管理问题、改制问题犬牙交错,最后都汇集到赵勇这里,而赵勇是否有能力引领长虹突破体制上、战略上、经营管理上的瓶颈,实现永续经营?
不同的领导理念将给长虹带来不同的气质,业界人士认为长虹将由倪氏主导下的凶悍、凌厉的市场作风,逐渐转向合作型企业。因为与倪润峰的高度集权相比,赵勇则偏向于放权。赵勇曾在长虹股份公司实行事业部制改革试点,按照产品结构的不同,将企业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各事业部实行独立操作,拥有独立的财务与人事权,而倪润峰强调资源的集约。他更愿意将销售渠道整合,用一个统一的网络来销售多个产品。另外,赵勇在战略、供应链上的改革也让其领导理念得到体现。尽管赵勇的改革效果还有待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虹给人的整体感觉与气质已经发生变化,正所谓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再一次证明企业领导人的引航作用。
6、海尔“药”来了!
关注率:★★★☆☆ 关键词:多元化
焦点事件:
2004年8月23日,海尔药业在国内某一知名财经媒体上打了一个整版的招商广告,背后是波涛汹涌的海浪,版面中间大书:海尔“药”来了!与国人所拥有的所有的海尔产品一样,在广告的顶端,海尔人打的仍旧是“Haier”的品牌,后面紧跟的便是“海尔药业,呵护您的健康”,而在最底端,也是我们听得最多的一句海尔人的口号:“真诚到永远”。
点评:
海尔,中国管理水平最高的企业、中国最为国际化的企业,已经以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中国成功企业的代表。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家电企业的海尔,也难以避免地与其他家电企业一样,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而这也是中国家电企业的存活道路之一。
就海尔而言,海尔走多元化道路没错,但是,要想在相关多元化道路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贸然进军非相关多元化,这一点却使海尔人自己陷入了多元化的陷阱之中。有些专家说,海尔在非相关多元化的领域的运作,破坏了海尔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公众品牌信念,这是海尔的沉痛损失,这种损失比直接经济损失更令人痛心,海尔在非相关多元化中丢失了自己最为宝贵也最为难得的市场财富———品牌信念。海尔要重建这种信念需要付出比原来多得多的代价,也要花比原来多得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