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如何?从国际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一段时期内制造业信息化应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王汝林: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采购、生产、销售乃至研发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借助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技术集成、零部件集成、营销集成达到世界范围的生产制造与销售。
就我国制造业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培育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而且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也受惠于现代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在集成化设计、制造和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控以及工业现场控制等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产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业初具规模,我国的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DM、ERP等软件在应用数量上已超过国外产品,并且对国家重大工程和行业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江苏为例:全省共组织实施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392项(其中指令性计划112家,指导性计划280家)、市级示范项目624项,共计1016项,项目总投入近30个亿。
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常林股份公司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实施ERP一期工程后,
新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销售额的比例提高到50%,
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45%,
库存减少18%,
新增产值2500多万元,
净增年利税200万元,提高了在同行业及国内外的知名度。
张家港沙钢集团在成功实施CIMS一期后,年新增效益3800万元,钢产量迅速上升,进入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行列。
常熟纺机实施 "苏南地区新型ERP应用示范"试点项目后,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实现了从模仿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飞跃,连续开发出了电子多臂装置、边提花装置、电子大提花装置,为国内外无梭织机配套,产销量名列亚州第一、世界第二。
反映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效果的不仅以上这些,我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很多地方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中贯彻了"人才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拿山东来说:自2003年起,山东省科技厅与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联合开办了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软件工程硕士班。该班针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际需求,在软件工程硕士的基础上增设了ERP、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管理等特色课程。目前,该班的16名学员已经成为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力量。
该班的举办开全国之先河,已经得到各方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关注,
但是,就我国制造业信息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人对实施信息化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信息资源开发也还存在重复开发的情况;自主研制、自主开发的CAD/CAM/CAPP/CAE、PDM、ERP、APC、RTO、MES等软件的成熟度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还不到15%,还有待提高,
更重要的在于:要注意加强对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态势研究:要把握世界制造业的五大变局
事实上,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动,国际制造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
由完全制造向网络化总装制造转变;
由本地制造向转移制造转变;
由单纯制造向制造服务业转变;
由封闭型技术研究向全球化合作研究转变。
制造业间的战略调整导致了制造业资源的重新配置。 以往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多是在封闭状态下,独自进行。为提高新技术的生命周期,减少研发风险,提高竞争力,制造业跨国公司逐渐加强了研究开发的全球化合作。在美国的硅谷地区,30%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在日本与欧洲进行的,90%的组装工作是在第三世界进行的。
当前跨国公司正在将其研发中心,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向中国转移。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显示,目前《财富》五百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
前不久世界五百强排名第九的美国通用电气宣布,在上海建立的研发中心也已成为全球三大研发中心之一。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也于宣布,未来5年在中国大陆的研发投入将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年产值也可望超过100亿美元。
跨国制造业的五大变局表明:网上运营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核心战略经营能力。我们必须以国际竞争的眼光和视角,加快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加快绿色制造和绿色集成技术的研究,实现产品和工艺设计与材料选择系统的集成、用户需求与产品使用功能的集成、绿色制造总装中的相关性技术集成。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记者:“国内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颇为曲折,在您看来,这种发展轨迹是否正常?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王汝林: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近10年的缓慢成长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开辟着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种探索是积极的,也是可贵的。
支付环节一直是限制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个瓶颈严重制约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全面发展。
实现电子交易不仅受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的束缚和限制,更受到了网上钓鱼的严重干扰。
尽管很多网站力求通过努力,满足用户心理的最低防线,
尽管阿里巴巴等一批网站较早的提倡和推出了"诚信通"等服务项目力求提升国人的诚信意识,但众多的网络陷阱和尼日莉亚骗局,仍令很多人对网络在线支付敬而远之。
今年初国务院颁发的二号文件《加强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吹响了加快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号令,成为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武器。文件的发布,不仅对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个纲领性、政策性的方向指引,而且注重了和《电子签名法》的操作性文件的配套。其后央行、证监会等又发布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央行的《电子支付指引》等相关管理规章。尽管这些法规和文件在配套化。可操作化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是,这种体系化的法制建设思路和格局已经开始显示了理论的力量,成为了推动第三方支付发展的探索指引和突破支付瓶颈的理论武器。
由于第三方网上支付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电子商务的诚信、物流、现金流问题,因此,第三方支付成为了安全实现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到商家的在线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流程;开展B2B、B2C交易等电子商务服务和其它增值服务的完善的技术支撑,成为了推动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发展的助推器,显示了对于推动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
尽管当前我国整体的电子商务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从实践看电子商务发展中还存在着如下三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1、 网络诈骗问题
网络钓鱼是网络上众多诱骗手法中的一种主要的,具有普遍性的网络骗局。
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统计,目前中国的网络钓鱼网站占全球钓鱼网站的13%,名列全球第二位。去年一年,公安部侦破网络诈骗案件1350起,2004年7月以来,该类欺诈报告更是以月均26%的速度递增。
2004年12月8日中国银行网站被假冒,用户登录这一假网站之后发现页面风格与真网站并无两样,但多出了要用户填写卡号一栏。用户如果填写卡号与密码,这一骗局就会得逞,就会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仅2004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就接到了金融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的仿冒报告223起,同比增加了上百倍。
今年一季度已侦破网络诈骗、盗窃案件543起,关闭六合彩等欺诈性网站1361个。2004年全国两个月破获短信网络诈骗案1623起。
2005年4月以来,国内著名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又连续发生数起卖家网上被盗事件,客人在工商银行账户里的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网络骗子通过"网上转账"功能被异地划拨了,虽然几位"失主"的失窃金额一般在10000-2000元,但却给个人网络交易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恐慌。毕竟,国内仅淘宝、EBAY易趣两大网站的注册用户就超过1800万,买卖双方每月发生的交易金额就超过4个国美或苏宁店。
这类网上被盗事件的出现很可能是用户电脑不慎中了"网银大盗"电脑病毒或者"宝宝病毒"。其中"宝宝病毒"是黑客专门用来偷中国工商银行与淘宝网等网站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的,此病毒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用户运行邮件附件之后就会被感染。
2、 电子商务知识、技能和法律知识的普及问题
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当前急需进一步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网上运营、网上安全防范和规避网络风险的技巧,特别是提高电子商务还需要丰富的外贸知识和网上营销技巧,仅会点鼠标,会发电子邮件是不能满足电子商务要求的。
进行跨国贸易和网上营销,还需要跨国网络贸易经验、网络营销技巧以及对外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因此网络营销培训和网络营销教学都应该注重实践,加强可操作性,不能都当概念玩家,一上网就受骗。
但前尽管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但应该抓好法律的普及工作,使网民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才能展示法律的威力。
3、 电子商务急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电子商务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他需要网络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复合,网上交易和网下交易经验的复合。网上商务运作和防范网络风险的复合,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网络成交的成交率,又能避免和防范网络风险。但前社会上相当多的地方,所进行的电子商务培训,只管收钱和计算机技能的普及,不注重网络实战经验和实战能力的提升,这是应当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