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于是有人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集权的弊端出现时,就需要以分权来抑之,当分权的隐患增加时,就需要以集权来制之。其实,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的大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集权和分权作为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两种主要形式,适用于不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同一企业管理的不同层面,二者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各有利弊,简单以分合之说来为之定性未免失之偏颇。在以创新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发展,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够针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财务管理模式的形成动因及组成要素,发展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强化财务控制与监督,提高财务服务效能,必定能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知道,财务管理的模式应服务于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在在过程上因定位于财务服务的最优化,在结果上因定位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综而言之,财务管理就是要以科学高效及时的服务水平去促进企业价值的提高,帮助企业增收节支,实现经营目标、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个高效财务系统的建立,这个系统应具备清晰的内部财务关系,明确的权责划分,合理的运行模式,能够促进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在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今天,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在财务领域得到了应用发展,也为我们整合管理思想,创新模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个高效合理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制定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企业规模。一般而言,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有着更高的要求。
2、发展战略。为了贯彻实施集团的战略目标,母公司(集团公司)通常要对那些与集团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实施高度的统一管理与控制;对于那些与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关系一般甚至没有影响的成员企业,往往实行分权管理。也就是抓大放小。
3、发展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
4、股权结构。一般情况下,控股公司财务决策权的集中度与其对子公司的控制程度成正向关系。如果子公司是独资经营,那么控股公司在财务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的选择上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而由于集权更有利于控股公司的全盘财务调度,故通常选择相对集中的财务管理;相反,如果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是合资经营,根据合资人的利益与要求,其财务管理权限会相对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