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外跨国集团集中财务的管理模式日益为中国企业熟悉,国内各大软件供应商迅速跟进,“集团财务”管理软件由此发展起来,成为管理软件厂商占领高端市场的必争之地。但是部分集团财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一味模仿国外90年开发大型ERP软件的设计模式,却缺少必要的实践和技术积累,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开发时间短,对解决方案的应用模式、战略导向、业务导向、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难以兼顾,给企业的实际应用留下了隐患。基于对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的背景分析和第三方的调查数据,可以比较明显发现部分企业应用集团财务管理解决方案存在的四大盲点。
盲点之一:片面追求帐务数据集中,缺少对集中财务的集中式和分布式应用需求的全面理解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集中财务管理模式被国内外的企业集团普遍接受。集中财务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平台,通过集团统一制定会计科目、统一核算政策、统一业务流程等实现统一财务核算、统一的会计报告、集中的资金管理、全面的预算管理,更好的满足集团战略规划、决策分析和绩效考核等管理需要。世界前500强的公司,实现财务集中控制的已达80%。
但是,随着更多的管理软件厂商关注集团财务,大家对集中财务的理解开始出现偏差,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如此解释集中财务: “由集团总部统一设立’一账式’会计账簿、统一制定会计科目、人员权限、业务流程等,各子公司在上级公司规定的范围内增设会计科目、人员等,并基于互联网在异地独立录入数据,电子数据集中存储于集团总部数据库,并由集团总部统一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管理模式就是集中财务。”显然这种解释将集中财务的集中式应用的一种实现模式等同于集中财务,对集团财务的理解与企业管理需求和实际情况脱节,使分布式应用和混合式应用成为集中财务的盲点,这是在集团财务的应用模式上存在盲点。
简单的说,“一帐式”的集中管理,就是“全球一套帐”,无论你有多少个分公司、业务覆盖到多少个国家、采用多少种语言,都要采用一个帐套进行财务管理。一套帐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实时控制全球的每一笔业务。而其弊端在于,为了采用“全球一套帐”,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杂的业务流程重组,在运行阶段的系统维护成本高、业务流程复杂,总体拥有成本是三种集中模式中最高的,而且实施周期长,成功率低。著名分析机构Gartner建议企业在采用“全球一套帐”的集中管理时要谨慎。Gartner通过对SAP的客户升级到集中管理后的实践总结到,这种过分的集中对系统环境、多语言的管理、多时区的操作、尤其是灾难恢复能力都带来了挑战!
而财务集中的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实现每笔业务的实时控制,其出发点是整合集团资源、降低财务费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增强业务透明度、提高决策支持水平、提升企业绩效,企业不能舍本求末,为追求“一套帐”而付出庞大的总体拥有成本代价。而更加重要的是,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企业的重组、分立、合并频繁发生,并处在全球化的起步阶段,“一套帐”无意会使企业的重组和调整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