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本身并不能完全控制产销率,它需要非瓶颈因素的支持。只要当某一传送资源停滞,"非瓶颈"会暗示瓶颈可能濒于危险边缘。在DBR实施中,解决方法不是通过对抗每一次动荡让车间忍受剧烈不稳定性,而是设置Time-buffers保护关键资源避开麻烦。利用这些时间缓冲区工件将到达一个特殊时段,在它们本应抵达瓶颈之前。然而延迟后,它们仍须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瓶颈以持续生产。
除使产销率最大之外,今天工厂另一个当务之急是对顾客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当市场需求不能精确预测,库存是对抗不确定性的一种保险措施。但设立一定容量的原料、工件和产成品的库存需要不菲的资金,另外,连续的产品设计与开发造成的过时风险往往高出许多。为保证顾客的需求,建立库存相对而言是一个极端昂贵的手段。真正保持车间物料畅通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尤其当车间的排队时间占提前期的80%以上。
正如每一个生产管理者所证实的,不必要的库存阻碍了流水线和物料流。因此,DBR规定车间作业标准是维持市场需求,而不是仅让工人和机器连轴转。另外,被鼓点所维持的约束(被便利的时间缓冲区弥补)将及时分散。就象有根无形的绳子把系统所有部分与鼓串联起来,"绳子"起的是传递作用,以驱动所有工序按"鼓"的节奏进行生产。
如下图所示:

BAAN的排产:
通过提供易于理解的工厂视图,"排程器"可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决策支持工具。借助整体图表和每个条块下显示的信息,用户可以决定最关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何种行动可以帮助解决问题。例如,主生产计划员可以了解工厂关于使准备时间最小化的决定是否与及时交货相冲突,并找出折衷方案。如果是由于缺少合格人员而造成交货延期,厂长则可决定让某些员工加班;物料计划员可以找出是哪些物料引起了客户订单的延期,并决定更改订货数量或订货日期;
如下图:

LILLY的APS
Lilly的APS的DBR生产排程是一种基于Murphy专利技术,他可以对生产、采购等进行DBR排程。
他利用缓冲技术来实现排产:
时间缓冲
1,CCR缓冲
瓶颈缓冲是在发出物料给工作定单后,到达瓶颈的允许时间。
CCR缓冲的目的是保护CCR。
2,发运缓冲
在你完成在CCR的工作以后,允许执行工序顺序的时间,对根本不用CCR的工作定单,发运缓冲反映是对所有完成的工作的一般允许时间。一旦你已经发料给工作定单。因为你生产这些工作定单不用约束资源,这些工作定单有时叫"FreeOrders。"
发运缓冲的目的是不能错过客户的需要日期。
3,装配缓冲
对多个工作定单,有一个或多个分枝没有通过CCR,但是,另外一个分枝却通过CCR工序,装配工序允许作到达和CCR分枝连接的点,一旦你已经发料给非CCR的分枝。
装配缓冲的目的是保护"Murphy"消耗的在non-CCR分枝事件。物料下达日期是由非CCR分枝计算的,从客户交货日期减去发运缓冲时间和装配缓冲时间。
如下图:

以上是各种国外知名ERP软件厂商的排产系统,在学习和实施过程有非常大的体会:ERP的实施完善和企业管理的细化到位是决定排产系统是否启用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在ERP系统选型阶段就在选择好的排产软件,这无可厚非,但是需对本企业的生产及物流情况进行评估,需认真的评估企业自身是否具备起用高级排产系统的必要,高级排产功能固然是非常的科学合理,在理论上是无可挑剔,面面俱到,但对数据、人员及生产现场的管理要求非常高,静态数据及各种排产规则,动态数据及各种外界因素(运输,工厂场地、质检等)都对系统起着制约作用。
一般来说:在企业的ERP运行稳定后(库存准确/计划完整、各种在途、在产、完工数据准确,及时等)可以对车间管理进行系统的细化管理,甚至可以细化到机台与班组,将计划与成本综合考虑,提高机台利用率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机台或人工的成本,达到产能与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蔡颖《APS高级计划与排程》
I2/SAP/ORACLE/MAPICS/BAAN/LILLY/IFS等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