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SAP战略绩效管理完全解决方案 > SAP战略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

第九章 创建多维数据模型

第一节 SAP战略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

    在当前的版本中,SAP战略管理系统提供了独立的应用服务器对多维数据模型进行管理。随着SAP产品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多维数据模型的管理功能可能会由SAP BW或者通用的语义层来完成。因此,我们只需要对应用服务器进行简单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多维数据模型的概念。

    9.1.1  登录与使用应用服务器

    SAP战略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是提供给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的,用于管理后台多维数据模型的工具。对于业务用户而言,不需要登录和使用应用服务器。下面,我们先简单了解应用服务器的界面和基本功能。

    9.1.1.1  登录应用服务器

    在完成SAP战略管理应用服务器的客户端安装后,在“开始”菜单或桌面上,会显示 图标。

    单击这一图标,启动SAP战略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的管理员界面。系统登录界面如图9-1所示。

 图9-1  应用服务器登录界面

图9-1  应用服务器登录界面

    在登录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密码,并选择正确的应用服务器,单击“确定”按钮后,进入应用服务器的管理界面,如图9-2所示。

图9-2  应用服务器管理界面

图9-2  应用服务器管理界面

    9.1.1.2  应用服务器界面及其功能介绍

    1.导航窗口

    1)在界面左边的窗口的Dimensional Models(多维模型)目录下,列出了应用服务器中所有的多维数据模型。我们在前面的练习使用的多维数据模型HFPBM也在其中。在每一个多维数据模型中,包括了模型的dimensions(维度)、attributes(属性)、measures(度量指标)、procedures(程序)、reports(报告)、documents(文档)、logic sets(逻辑集)、time sets(时间集)、synonym sets(同义词集)和users(用户管理)等信息。如图9-2中右侧窗口显示内容。

    2)在左边的窗口中,还显示了Security(安全)目录。只有当登录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时,才会显示这一目录,目录中包含了应用服务器的用户及用户组的明细信息。同时,它也包括了每一个多维模型的安全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服务器的用户信息只管理在后台连接到应用服务器的少数后台用户,而不是最终的业务用户。这与我们在前几章中界面的SAP战略管理用户界面及管理员界面中使用的业务用户信息是不一样的。

    3)Link IDs(连接ID)中包含了应用服务器与其他系统的连接信息,用于从其他系统批量导入数据时使用。

    4)Remote Servers(远程服务器)只有在用户进行客户端/服务器(C/S)安装时才会出现,包含了远程服务器的连接信息。

    2.主体窗口

    界面右侧的窗口包含“DataView”“List”和“IDQL”三个选项卡。

    (1)DataView(数据视图)

    一般情况下,这是登录后显示的默认选项卡。数据视图选项卡提供了查看多维数据模型数据的简单易用的工具,管理员在发布多维数据模型之前可以用它来查看模型中的数据,保证数据准确一致。数据视图中集成的右键菜单,方便用户使用,其操作选项与“报表”组件下的自定义报表类似,管理员可以定义显示的维度与度量指标及其显示格式,还可以进行数据的钻取分析。

    (2)List(列表)

    根据用户在导航窗口中选择的项目不同,列表选项卡会显示该项目下所包含的元数据。例如,如图9-2所示,用户在导航窗口选择了一个多维模型,列表选项卡列出了该模型包含的明细数据。

    在列表选项卡下可以使用右键菜单,鼠标右键菜单动态地列出了当前项目中可用的操作命令。

    (3)IDQL(Interactive Data Query Language,互动数据查询语言)

    IDQL选项卡提供了一个命令操作窗口。应用服务器有一整套自有的命令语句。管理员可以在这一窗口中输入执行相关的命令,并查看到反馈信息。

    此外,在View(视图)菜单项下,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显示SQL命令窗口及跟踪分析窗口,指定是否显示工具栏和状态栏,以及更多的窗口个性化定制选项。

分页

    9.1.2  多维数据模型的构成

    多维数据模型主要是由维度和度量指标构成的。维度就是我们分析数据所使用的角度,或者是与数据相关的实体。例如,我们往往查看不同组织单位的数据,不同产品的数据,或者不同时间区间的数据。组织单位、产品、时间就是与这些数据相关联的维度。度量指标就是指数据本身,例如收入、成本、数量、金额等。

    9.1.2.1  查看多维数据模型的维度

    下面,我们以HFPBM为例,了解多维数据模型的具体构成。在导航窗口中打开模型的维度结构,并选择“Dimension”,展开“Dimension”下方的各个子节点,可以在导航窗口中看到维度的详细构成,如图9-3所示。

 图9-3  多维数据模型的结构

图9-3  多维数据模型的结构

    多维模型的维度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

    1.维度

    正如在前面几章的演示中看到的,HFPBM包含了四个维度。维度是按层次结构构建而成的,每个维度都有一个默认的层次结构。

    1)Customer(客户)维度:客户维度下有一个默认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有两个层次:上面一级是CustomerGroup(客户组),下一级是Customer(客户)。一个客户组包含若干客户。

    2)Product(产品)维度:产品维度层次结构也有两个层次:上面一级是Department(部门),下一级是Category(产品种类)。一个产品部门包含若干产品种类。

    3)Store(门店)维度:门店维度层次结构有三个层次:最上面一级是Region(区域),第二级是District(地区),最下面一级是Store(门店)。上下级之间也是一对多的关系。

    4)Time(时间)维度:时间维度是多维数据模型所固有的一个特殊维度。应用服务器上所有多维数据模型有一个时间维度。时间维度包含了数据的时间周期与时间范围,例如,从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系统在会计年度(财年)日历的基础上定义时间周期。数据的时间周期即数据的频率,代表一定的时间长度。典型的周期有每天、每周、每月等。

    一个特定的度量指标(如,销售收入)在一段时间上的一系列数值称为一个时间序列。例如,52个周销售收入值组成一个时间序列。每个销售收入汇总数都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日期。使用这个日期和会计年度日历,应用服务器可以正确识别52周内每周的销售值。

    在用户按不同的时间周期查看时,系统自动进行不同时间周期之间的换算。如果数据的存储粒度比报表展现的时间周期细,例如,数据按周存储,按月展现,系统按会计年度日历定义的规则自动进行汇总。如果报表展现的时间周期比数据的存储粒度细,例如,数据按月存储,按周展现,系统按时间周期中的日期数(如每周7天)进行平均分摊。

    2.Attribute(属性)

    属性是对维度中的成员的特征的详细描述。一个维度成员可以有多个属性。例如,一件衣服可以有颜色、尺寸、品牌、产地等多种属性。属性是多维数据模型的一个可选的组成部分,不是必需的。

    在用属性描述维度成员时,多个维度成员的某个属性值可能是一样的。对于具体的某个成员而言,其属性值是确定的。换句话说,成员值和属性值是多对一的关系。例如,不同衣服的尺寸可能是相同的,一个尽寸对应着多件衣服。而一件衣服只能有一种尺寸。

    属性是与维度相关的,不可能脱离维度单独存在。从用户的角度看,用户可以使用属性对度量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在使用上与维度是相似的。在系统处理上,与属性相关的度量指标值是在用户进行查询时动态计算的,并不存储在多维数据模型中。

    9.1.2.2  查看多维数据模型的度量指标

    在图9-3的主体窗口的列表选项卡下显示模型所有的度量指标。

    度量指标是多维数据模型中的各个数值。在SAP战略管理系统中,度量指标(Measure)又称为Metric或Variable。在如图9-3所示列表选项卡中,列出了多维数据模型HFPBM中的所有度量指标及其周期、类型、标签等明细信息。度量指标是在创建好维度之后才创建的。一个度量往往与若干个维度相关联,称为度量指标的维度化。

    正如我们在前面的介绍KPI配置时,提到在配置每个KPI需要指定四个相关的度量指标。实际上,在后台的应用服务器中,对于每个KPI有五个相应的度量指标。它们分别是:

    1)实际值:以后缀“_ACT”结束,往往从业务系统或数据仓库中取得数据。

    2)目标值:以后缀“_TAR”结束,是一个预算类的度量指标,往往从预算系统或数据仓库中取得数据。

    3)目标偏差(计分):以后缀“_TARDEV”结束,是根据实际值与目标值的相对情况,基于用户指定的目标偏差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

    4)趋势值:以后缀“_TRD”结束,是对实际值进行移动平均后得到的结果,代表指标的变化趋势,常用于计算趋势偏差值。

    5)趋势偏差:以后缀“_TRDDEV”结束,往往根据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相对情况,基于用户指定的趋势偏差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或者是使用当期计分值与计分值趋势的比较计算得到。

    此外,在多维数据模型中还可以创建程序、报告、文档、逻辑集、时间集、同义词集等信息。这些功能我们只作一般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