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供应链
第一节 供应链与供应网
3.1 供应链与供应网
如果仅是从生产、交换和消费这3个环节进行延伸,辅之以各个企业内部的核心部门,如采购、生产和销售来考察供应体系,那么这个体系还真就是一条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链条,与图3-2所示的SCOR模型所阐述的一样。SCOR模型向我们清楚展示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模型,并简洁标示出了各个环节在供应链上的基本活动。每个企业都拥有基本的采购、生产、交付3个基本环节,然后辅以共同的计划进行控制。不同的上下游企业的3个基本环节环环相扣,下游企业的采购链接于上游企业的交付,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但是供应链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因为SCOR模型仅是抽象地展现了供应链的纵向延伸,并没有表现出供应链的横向扩展。如果供应链再考虑其横向扩展,那么供应链就已然不再是一条链了,而是供应网。供应网是由不同的供应链在环节上进行相互交叉而产生的更为复杂的供应体系,如图3-3所示。
对于不同的生产商,其前端有可能是由相同的供应商进行供货,如不同的汽车整机厂就有可能 是由相同的零部件供应商对它们进行供货;而同样的销售商则有可能销售不同生产商的产品,如 沃尔玛销售成千上万种商品,同类商品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同样,客户有可能通过不同的销 售商或是不同的渠道进行购物。这种节点之间相互交叉所发生的关系就将原本单一的供应链复杂 演化成一张供应网。从供应链到供应网,这个供应体系就已经足够的复杂了,但是其实更复杂的 是消费者的需求。供应网就是为了满足这种消费需求而存在的。在生产效率低、个人消费需求不 能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生产决定了消费需求,所以此时是由生产商来主导整个供应链的运 作。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除了那些新创造出来的时尚产品外,整体来讲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着 整个供应链的后续运作,即由消费影响生产。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提出了另外的一个概念——需 求链。其实无论供应链还是需求链,都是通过各种手段用产品去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 者是供应链/供应网存在的唯一目的。
如果我们以大众消费品(白电产品、快消品等)的生产商为界,我们可以将供应网分为前网和后网。前网包括各级经销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物流公司,还有终端的客户等;后网有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一直到可以延伸到自然资源的采掘,如原煤、原油、矿石等。后网主要基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和联系,其批量采购、生产和销售相对前网的零散服务要简单得多。所以本书不对后网作太多的研究和说明,重点放在前网。前网重点自然是负责产品制造的生产商。对于任何一个生产商无论其供应链管理水平如何,都必须面对供应链的三大效应一:时滞效应、牛鞭效应和二律背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