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e-works > 智造书屋 > 书籍列表 > SAP BW/BO实战指南 > 修改源数据后再次加载数据

第八章 数据存储对象与信息立方体

第五节 修改源数据后再次加载数据

    一次加载,通过一条Request(请求)完成。在前面的加载中,我们模拟了一个最简单的场景。接下来,我们修改源数据,制造出数据重复的场景,然后再次加载上去。注意不仅要观察在第二次加载中单一请求中重复数据的系统处理结果,而且还要观察第一次和第二次加载中跨请求中重复数据的系统处理结果。

    1)修改源数据,重复一条S-01的记录,其他不变,如表8-5所示。那么在即将进行的第二次加载中,S-01是两条记录。由于第一次加载中,S-01到S-09都已经加载到模型中,所以第二次加载,所有记录都是重复加载。

表8-5  修改后的平面文件数据源

 表8-5  修改后的平面文件数据源

    2)执行InfoPackage,将文本数据抽取到DSO和InfoCube公用的PSA中,其中新数据包含有10条数据,如图8-13所示。

    注意:两个数据包一共有10+9 = 19条数据。

    3)执行DTP,将数据由PSA加载到DSO中。DTP的监控结果如图8-14所示。

 图8-13  PSA中第二次加载的数据内容

图8-13  PSA中第二次加载的数据内容

    注意:由于ZSSALES是主键,则两条S-01的记录变成一条,总共10条记录变成9条。

 图8-14  从PSA到DSO第二次加载的DTP监控结果

图8-14  从PSA到DSO第二次加载的DTP监控结果

    4)DSO的New Data中数据共有18条,如图8-15所示。

 图8-15  从PSA到DSO两次加载后的New Data中数据

图8-15  从PSA到DSO两次加载后的New Data中数据

    注意:观察一下图8-15中销售人员S-01的记录中Key Figure的值。如表8-6所示。

表8-6  销售人员S-01的Key Figure值(New Data表)

 表8-6  销售人员S-01的Key Figure值(New Data表)

    5)激活New Data中的两个Request,Active Data表中数据如图8-16所示。New Data中的18条记录变成Active Data中的9条记录,因为New Data中的技术属性作为主键Request(SID)、DataPackage、Record,而Active Data中只有语义主键ZSSALES。

 图8-16  DSO两次加载再激活后的Active Data中数据

图8-16  DSO两次加载再激活后的Active Data中数据

    注意:再观察一下图8-16中销售人员S-01的记录中Key Figure的值。如表8-7所示。

表8-7  销售人员S-01的Key Figure值(Active Data表)

 表8-7  销售人员S-01的Key Figure值(Active Data表)

    6)执行DTP,将数据由PSA加载到InfoCube中,DTP监控结果如图8-17所示。

 图8-17  PSA到InfoCube的第二次DTP监控结果

图8-17  PSA到InfoCube的第二次DTP监控结果

    7)InfoCube中 InfoCube Content的内容如图8-18所示。

    注意:可以看到,对于S-01,两条Request的记录都加载上来了,并且我们看到由于InfoCube的Key Figure 的计算方式是加总,所以在第二条Request中,值为1+1=2。

 图8-18  两次加载后InfoCube的数据内容

图8-18  两次加载后InfoCube的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