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谐响应分析

第五节 谐响应分析实例

13.5.10  载荷定义

    1)施加简谐载荷 ,GUI方式为Main Menu > Solution > Define Loads > Apply > Force/ Moment > On Nodes,选择质量点,设置力的方向为Fx,实部为100N,如图13-16所示。

    2)同理,对质量点施加简谐载荷 ,设置力的方向为Fz,实部为0,虚部为100N,如图13-17所示。

    说明:Fz落后Fx90°的相位角,对于Fz,可按图13-17设置载荷。

施加简谐力
图13-16  施加简谐力

施加简谐力
图13-17  施加简谐力

13.5.11  求解并查看结果

    执行求解命令:

    /SOLU

    SOLVE

    或者采用GUI方式提交求解:

    Main Menu > Solution > Solve > Current LS

    1)进入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利用Variable Viewer定义并绘制工作台台面中点的位移-频率曲线,以确定临界频率,即振幅最大时对应的频率,如图13-18所示。

    由图13-18可知,工作台台面中点在1Hz频率处产生了X方向的谐振(幅值为0.148565m),对比模态分析(图13-9)可知,简谐激励力Fx激发了工作台的第一阶模态振动。同样,工作台台面中点在频率10Hz附近产生了Z方向的谐振,但幅值非常小,对比模态分析(图13-12)可知,简谐激励力Fz激发了工作台的第四阶模态振动,由于模态频率较高(9.7933Hz),所以振幅很小。此外,Fx和Fz无法激发工作台的第二阶、第三阶模态,这可以从模态振型(见图13-10和图13-11)得到解释。

工作台台面中点位移-频率曲线
图13-18  工作台台面中点位移-频率曲线

2)进入普通后处理器POST1,列出结果汇总表,如图13-19所示。

结果汇总表
图13-19  结果汇总表

    由汇总表可知,LOADSTEP1,SUBSTEP2为1Hz的结果,又分为SET3和SET4,分别代表实部和虚部结果,如图13-20和图13-21所示。

激励力频率为1Hz时的位移响应(实部)
图13-20  激励力频率为1Hz时的位移响应(实部)

激励力频率为1Hz时的位移响应(虚部)
图13-21  激励力频率为1Hz时的位移响应(虚部)

    3)使用命令HRCPLX, 1, 2, 360读入结构响应幅值(实部与虚部的矢量和),如图13-22所示。

    由图13-20~图13-22可知,工作台台面产生了X方向的平移,幅值(0.148586m)正好是实部极值(0.026446m)和虚部极值(0.146214m)的矢量和,也非常接近图13-18中的极值(0.148565m)。这说明POST26可得到模型中指定点处的真实结果。

激励力频率为1Hz时的位移响应(幅值)
图13-22  激励力频率为1Hz时的位移响应(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