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空间曲线与基准特征
第二节 来自曲线集的曲线
来自曲线集的曲线主要分为3种典型类型,包括“桥接”、“连结”和“投影”。
3.2.1 桥接
使用“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桥接”命令,用于创建两条曲线之间的相切圆角曲线(该曲线被称为桥接曲线),以将两条曲线桥接起来,如图3-20所示。
在这里简单地介绍创建桥接曲线的一般步骤。
(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桥接”命令,打开如图3-21所示的“桥接曲线”对话框。
(2)此时系统提示选择点、曲线、边或面作为第一对象。在该提示下指定第一对象(例如选择要桥接的第一条曲线),第一对象也称起始对象。
(3)系统提示选择点、曲线、边、面或基准作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也就是终止对象。在该提示下指定第二对象(例如选择要桥接的第二条曲线)。此时,系统会根据所选对象智能地给出由默认参数定义的桥接曲线。
(4)依照设计要求,使用“桥接曲线”对话框中的“桥接曲线属性”选项组、“约束面”选项组、“半径约束”选项组、“形状控制”选项组和“设置”选项组等来定义桥接曲线,如图3-22所示。
(5)在“桥接曲线”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从而创建所需的桥接曲线。
3.2.2 连结
使用“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连结”命令,用于将曲线链连接在一起以创建单个一条曲线,其操作步骤简述如下。
(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连结”命令,弹出如图3-23所示的“连结曲线”对话框。
(2)系统提示选择要连结的曲线。在该提示下选择要连结的曲线,通常在曲线链中单击其中一段,系统会自动选取整个曲线链中的所有曲线段作为要连结的曲线。
(3)在“设置”选项组中分别设置输入曲线处理选项(可供选择的输入曲线处理选项有“保持”、“隐藏”、“删除”和“替换”)、输出曲线类型(如“常规”、“三次”、“五次”或“进阶”)、距离公差和角度公差等。
(4)在“连结曲线”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3.2.3 投影
使用“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投影”命令,用于将曲线、边或点投影到面或平面。下面以如图3-24所示的示例介绍如何在指定的平面内创建投影曲线,所使用的配套源文件为“bc_3_tyqx.prt”,该示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配套源文件“bc_3_tyqx.prt”,接着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投影”命令,系统弹出如图3-25所示的“投影曲线”对话框。
(2)系统提示选择要投影的曲线或点。在这里选择已有的圆弧曲线特征,如图3-26所示。
(3)在“要投影的对象”选项组中单击“指定平面”收集器,将其激活,此时系统提示选择对象以定义平面。将平面选项设置为“自动判断”图标选项。
(4)在绘图窗口中选择已有的基准平面作为要投影的平面,平面距离为0mm。
(5)在“投影方向”选项组的“方向”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沿面的法向”选项。
(6)在“设置”选项组中确保勾选“关联”复选框,从“输入曲线”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保持”选项,从“曲线拟合”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三次”选项,从“连结曲线”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公差”采用默认值。
(7)单击“投影曲线”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或“应用”按钮,从而完成该投影曲线的创建。
3.2.1 桥接
使用“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桥接”命令,用于创建两条曲线之间的相切圆角曲线(该曲线被称为桥接曲线),以将两条曲线桥接起来,如图3-20所示。
图3-20 创建桥接曲线
在这里简单地介绍创建桥接曲线的一般步骤。
(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桥接”命令,打开如图3-21所示的“桥接曲线”对话框。
(2)此时系统提示选择点、曲线、边或面作为第一对象。在该提示下指定第一对象(例如选择要桥接的第一条曲线),第一对象也称起始对象。
(3)系统提示选择点、曲线、边、面或基准作为第二对象。第二对象也就是终止对象。在该提示下指定第二对象(例如选择要桥接的第二条曲线)。此时,系统会根据所选对象智能地给出由默认参数定义的桥接曲线。
(4)依照设计要求,使用“桥接曲线”对话框中的“桥接曲线属性”选项组、“约束面”选项组、“半径约束”选项组、“形状控制”选项组和“设置”选项组等来定义桥接曲线,如图3-22所示。
图3-21 “桥接曲线”对话框
图3-22 设置桥接曲线属性
(5)在“桥接曲线”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从而创建所需的桥接曲线。
3.2.2 连结
使用“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连结”命令,用于将曲线链连接在一起以创建单个一条曲线,其操作步骤简述如下。
(1)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连结”命令,弹出如图3-23所示的“连结曲线”对话框。
图3-23 “连结曲线”对话框
(2)系统提示选择要连结的曲线。在该提示下选择要连结的曲线,通常在曲线链中单击其中一段,系统会自动选取整个曲线链中的所有曲线段作为要连结的曲线。
(3)在“设置”选项组中分别设置输入曲线处理选项(可供选择的输入曲线处理选项有“保持”、“隐藏”、“删除”和“替换”)、输出曲线类型(如“常规”、“三次”、“五次”或“进阶”)、距离公差和角度公差等。
(4)在“连结曲线”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3.2.3 投影
使用“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投影”命令,用于将曲线、边或点投影到面或平面。下面以如图3-24所示的示例介绍如何在指定的平面内创建投影曲线,所使用的配套源文件为“bc_3_tyqx.prt”,该示例的操作步骤如下。
图3-24 创建投影曲线
(1)打开配套源文件“bc_3_tyqx.prt”,接着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来自曲线集的曲线”|“投影”命令,系统弹出如图3-25所示的“投影曲线”对话框。
(2)系统提示选择要投影的曲线或点。在这里选择已有的圆弧曲线特征,如图3-26所示。
图3-25 “投影曲线”对话框
图3-26 选择要投影的圆弧曲线
(3)在“要投影的对象”选项组中单击“指定平面”收集器,将其激活,此时系统提示选择对象以定义平面。将平面选项设置为“自动判断”图标选项。
(4)在绘图窗口中选择已有的基准平面作为要投影的平面,平面距离为0mm。
(5)在“投影方向”选项组的“方向”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沿面的法向”选项。
(6)在“设置”选项组中确保勾选“关联”复选框,从“输入曲线”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保持”选项,从“曲线拟合”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三次”选项,从“连结曲线”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公差”采用默认值。
(7)单击“投影曲线”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或“应用”按钮,从而完成该投影曲线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