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内容及开发设计流程
第三节 基于知识的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的研究,事实上是知识在不同阶段的循环,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如图3.9所示。
图3.9 知识循环结构
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的知识循环是一个闭环的过程,体现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之中。知识从用户开始,挖掘用户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需求;将用户知识变成数据表达形式,形成产品的概念设计;通过信息用户的测试,逐步完善产品的概念;通过用户体验设计,完成产品/服务的详细设计;通过进一步的产品/数据验证,完成最终产品的设计与评估,并交由最终用户使用;同时,开始下一个循环过程。
3.3.3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的关键点是要考虑到体验内容提供者(开发者)与接受者(用户)之间的交互质量和体验感受。其宗旨就是在用户设计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用户,在系统设计和测试过程中,要有用户的参与,以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信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设计,直到满足了用户的体验需求,其关系如图3.10所示的模型。
图3.10体验内容提供者与体验内容接受者之间的映射模型
以用户体验设计为例。与物质产品不同,用户体验既包含有形的显性知识,也包含了无形的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界面的视觉化形式,是一种客观事实,是用户体验提供与接受、交互的一种载体,它可以被仿制和异地传播;显性知识比较明确、规范,容易被获取。隐性知识是用户对用户体验的期望与感受,以及用户体验背后的交互方式、信息架构以及技术支持等。隐性知识无法轻易地被描述,带有主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对于用户体验设计而言,隐性知识只有以显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认知和情感表达,才能被用户所感知并作出评价。
用户体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设计一般是对用户和需求进行研究,将设计内容以一定的视觉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提供给用户,并且通过用户评价不断改进体验内容与形式。对于用户体验设计而言,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知识和认知等方面的差异,设计者要以隐喻的方式确保用户不仅能够明白操作的方法,还可以看得出系统的工作状态。因此,设计者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用户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系统模型,开发符合用户使用的界面系统,其过程模型如图3.11所示。
图3.11 用户体验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设计模型
用户模型是知识源,主要用来描述用户的基本信息,定义用户的角色和属性;设计模型是指设计者头脑中对产品的理解,它需要借助一些主观和客观的方法将用户模型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地提取出来,变成设计者可以理解和操作的模型。接下来,设计者要将用户模型和需求分析转换成系统界面,用户和设计者之间要借助系统来进行交流。
在整个隐性界面要素被显性化设计过程中,用户要被结合进来一起参与开发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测试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内容。其BNF(Backus-Naur Form,巴科斯-诺尔范式)定义如下:
隐性知识::= <经验><习惯><理解><背景信息><价值><需求><动机><…>
显性知识::= <文字><图形><色彩><图像><布局><动画><…>
设计模型::= <用户><系统><表达><结构><…>
知识提取::= <观察><问卷><口语分析><图解思维><焦点小组><实境研究><…>
隐性知识 = Extract(设计思维)
显性知识 = Extract(设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