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绘制总平面图
第一节 专业讲解——建筑总平面图概述
3.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室外整平地面的绝对标高
要标注室内地面的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的相互关系,如±0.000=48.25,室外整平地面的标高符号为涂黑的实心三角形,标高注写到小数点后两位,单位为米(m),可注写在符号上方、右侧或右上角。若建筑基地的规模大,且地形有较大的起伏时,总平面图除了标注必要的标高外,还要绘出建设区内的等高线,从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建设区内地形的坡向,从而确定建筑物室外的排水方向及平场需开挖、填方的土石方量。
4.指北针和风向玫瑰图
根据图中所绘制的指北针可知新建建筑物的朝向,风向玫瑰图可了解新建房屋地区常年的盛行风向(主导风向)以及夏季风主导风方向。有的总平面图中绘出风向玫瑰图后就不绘指北针。
指北针:是用来确定新建房屋的朝向的。其符号应按国标规定绘制,如图4-5所示,细实线圆的直径为24mm,箭尾宽度为圆直径的1/8,即3mm。圆内指针涂黑并指向正北,在指北针的尖端部写上“北”字,或“N”字。
风向玫瑰图:根据某一地区多年统计,各个方向平均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比例绘制的,是新建房屋所在地区风向情况的示意图。如图4-6所示,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表示风的吹向是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图中实线为全年风向玫瑰图,虚线为夏季风向玫瑰图。

图4-5 指北针

图4-6 风向玫瑰图
提示:由于风向玫瑰图也能表明房屋和地物的朝向情况,所以在已经绘制了风向玫瑰图的图样上则不必再绘制指北针。在建筑总平面图上,通常应绘制当地的风向玫瑰图。没有风向玫瑰图的城市和地区,则在建筑总平面图上画上指北针。风向频率图最大的方位为该地区的主导风向。
5.水、暖、电等管线及绿化布置情况
给水管、排水管、供电线路尤其是高压线路,采暖管道等管线在建筑基地的平面布置。
提示:以上内容并不是在所有总平面图上都是必需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4.1.2 总平面图的图线
在建筑施工图中,为了表达工程图样的不同内容并分清主次,必须选用不同的线宽和线型来绘制。
- 粗实线:新建建筑物±0.00高度的可见轮廓线。
- 中实线:新建构筑物、道路、桥涵、围墙、边坡、挡土墙等的可见轮廓线、新建建筑物±0.00高度以外的可见轮廓线。
- 细实线: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围墙等可见轮廓线。
- 中虚线:计划扩建建筑物、构筑物、预留地、道路、围墙、运输设施、管线的轮廓线。
- 单点长画细线: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 折断线:与周边分界。
4.1.3 总平面图的比例及计量单位
总平面图的常用比例为1∶500、1∶1000、1∶2000,单位为米(m),并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
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方位角(方向角)和铁路、道路转向角等角度的度数,宜注写到“秒(")”。铁路纵坡度宜以千分计,道路纵坡、场地平整坡度、排水沟沟底纵坡度值宜以百分计,并取至小数点后一位,不足以“0”补齐。
4.1.4 总平面图的绘制要求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建筑物所在基地有关范围内的总体布置的图形,因此复杂的总平面图是绘制在地形图上的,其绘制过程如下:
1)设置绘图环境。
2)绘制总平面图的基本地形轮廓。
3)绘制各种新建建筑物、原有建筑物。
4)绘制绿化景观、外部设施等。
5)添加尺寸标注和文字说明。
6)添加图框和标题栏,并打印输入。
4.1.5 总平面图的常用图例
在建筑绘图中,有一些固定的图形代表固定的含义,在《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中有专门的图例规定。由于总平面图中的图例符号比较多,表4-1所示中只给出了较常用的建筑总平面图图例。
表4-1 常用的总平面图图例

提示:当标准图例不能表达图中的内容时,可以自行设置图例,但必须在建筑总平面图中画出来,并详细注明其名称,以便于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