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索引
第二节 索引的优缺点
小天:大概明白了,也就是说,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就是乱七八糟地堆在页上,而页又分别在数据库文件中。因为数据不好找,于是就把每行数据的主键或者其他特定行抽取出来组成了一个索引存储在B树中。以后要找数据的话先找索引,然后根据索引去找到数据。
老田:索引的优点不只这一个,下面我给你列举出:
(1)创建系统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2)大大提高数据检索的速度;
(3)加快表与表之间的连接,特别是具有主、外键关系的表之间;
(4)在针对使用ORDER BY和GROUP BY子句进行数据检索时,可以显著减少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5)通过使用索引,可以在查询的过程中,使用优化隐藏器提高系统的性能。
小天:哇,所以也太好了嘛,惹火了干脆我给每张表的每个列都创建一个索引,这样效率肯定倍高。
老田:这就是你走极端了,没有一种东西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更何况,你要给每个列都加索引,那好事都变成坏事了。下面给你列举出索引的缺点。
(1)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2)索引需要占用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占用数据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要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集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
(3)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地维护,这样就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没必要尝试每个列都去创建索引,只是在数据库表中的某些列上面建立。因此,在创建索引的时候,应该仔细考虑在哪些列上可以创建索引,在哪些列上不能创建索引。一般来说,应该在这些列上创建索引,例如:
(1)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2)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3)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4)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5)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时间;
(6)在经常使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同样,对于有些列不应该创建索引。一般来说,不应该创建索引的这些列具有下列特点。
(1)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大了空间需求。
(2)对于那些只有很少数据值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别列,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表中数据行的很大比例,即需要在表中搜索的数据行的比例很大。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快检索速度。
(3)对于那些定义为text、image和bit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
(4)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修改性能和检索性能是互相矛盾的。当增加索引时,会提高检索性能,但是会降低修改性能。当减少索引时,会提高修改性能,降低检索性能。因此,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
小天:一句话总结了,索引对检索数据的效率很有帮助,但是对于维护数据的效率则很有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