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精益研发大赛参赛作品专家点评
2012年9月-11月,继2011年成功举办首届精益研发大赛的基础上,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再次联手我国知名的研发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安世亚太公司,举办了第二届“e-works——安世亚太杯“精益研发大赛。本文为清华大学肖田元教授、长安汽车总工程师唐湘民、著名创新方法专家赵敏、ENI经济和信息化传媒总编江彦及e-works对部分参赛作品的点评。
武船重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肖田元 著名CAE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点评: 武船重工大型桥梁钢结构综合应用CAD、CAE、PDM、CAPP等软件,实现了“数字化造桥”。在工艺设计阶段实现了设计参数化、智能驱动化、过程可视化。未给出实际例子的应用效果。
唐湘民 长安汽车公司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总工程师(数字化开发与信息技术)
点评: 作品展示了该企业在整个设计中充分应用了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管理,从C3P(CAD、CAE、CAM、PDM)到系统集成都得到了体现,并且在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平台,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像桥梁这种大型的结构设计,CAE仿真对于安全性、可靠性的保障非常重要。作品虽然提到应用了CAE,但没有作进一步介绍。希望作者今后能够与大家分享在大型的结构分析过程中CAE技术的应用。
江彦ENI经济和信息化传媒总编
点评: 1.产品采用多种CAD/PLM软件和系统,具备了精益研发的基础。 2. 企业通过“PDM平台搭建,实现了整个公司的协同设计并对所有研发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信息的多人共享,并建立了以设计管理平台为基础的企业知识积累机制”。 3.“让研发不仅可以做到效率领先,而且可以做到技术领先”,说明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逐步增加,如何解决?从“效率提升到技术技术”的认知,很关键!
e-works
点评: 武船重工大型桥梁钢结构综合应用CAD、CAE、PDM、CAPP等软件,极大丰富了设计手段,实现了“数字化造桥”。同时以Pro/E三维软件为基础建立了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在工艺设计阶段实现了设计参数化、智能驱动化、过程可视化,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提高了技术准备工作效率。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总数: 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