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成本管理
首先,在存货成本核算方面,U9实现了多维度的成本表达:
目前通用ERP软件成本的表达都很单一,大多只能根据组织、仓库的不同而设置单一的成本计价方式,记录单一的账薄成本。而在U9 V2.0中,通过成本域、成本类型、账薄三个部分的组合,可以实现企业成本的多维度表达,从而为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打下了基础。其中包括:
成本核算范围的定义:通用ERP软件往往只能根据组织、仓库设置不同的核算范围,而U9提出了成本域的概念。通过设置成本域,根据组织、存储地点、货主组织的不同而划分不同的成本核算范围,企业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成本核算范围内展开核算,并且在不同的成本域可以设定不同的成本计价方式。例如:企业的同一个料品由于给不同的货主进行加工,可根据货主不同而定义不同的成本域,在各自的成本域中采用不同的成本计价方式进行成本计算,假如A货主采用月末加权计价方式,B货主采用移动加权计价方式,企业就可以通过成本域的货主组织属性设定两个不同的成本域,一个成本域采用月末加权计价方式,另一个成本域采用移动加权计价方式。物料加工时分属不同的成本域。

U9的成本域设置
成本计算方法指定:通用ERP软件在一个核算范围内只能使用一种计价方式,U9允许同一个核算范围内同时使用多种计价方法同时进行成本核算。为了实现这一目的,U9引进了“成本类型”的概念,成本类型主要定义了成本的计价方法,U9中包含常见的7种计价方法,通过这7种计价方法的组合可以包装出任意多个成本类型,例如,可以在一个成本域中定义两个成本类型AVG1和AVG2,分别用于不同目的成本计价,也可以在一个成本域采用移动加权平均计价,而另一个成本域采用全月加权平均计价分别进行成本计算。

U9中成本域与成本类型之间的关系
在成本计算币种方面:通用ERP软件在一个企业只能使用一个账薄记账,U9允许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核算范围内同时使用多种币种的账薄进行记账。
值得一提的是,U9不仅可以因成本域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U9还允许因物料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也就是说,一个成本计算范围内,允许因为物料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成本计价方式进行成本计算。

U9通过成本域、成本类型关系设定物料的成本计价方式
综上,e-works Research认为,U9通过对成本域、成本类型、账薄三个概念的组合,很好地实现了企业成本计算多维度的目的。比如:企业可以在下属各工厂分别定义不同的成本域,各成本域内可以定义多个不同的成本类型,一个成本类型下可以定义多个账薄,作为币种的区隔或作为记账账薄。当成本类型为记账用时,系统自动对成本类型下的各账薄生成交易分录。

U9 V2.0的多维度成本综合应用
其次,在生产成本核算方面,U9提供了实时成本管理:
e-works Research评估后认为,在实现了多维度成本计算的同时,在生产成本核算方面,U9实现了产品实时成本的管理。在业务发生的同时,记录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这样企业就可以准确的知道每一个产品实时的实际主要成本,并对其进行控制,改变了以往企业只有在事后才知道产品成本的做法,从而避免了成本大于售价等方面的损失。同时,在记录实时成本的同时,系统会自动产生账务信息,实时生成各业务的记账分录,传递到财务系统中,当企业使用标准成本体系进行核算时,实时成本生成的过程就是成本核算的过程,月末不需要作特殊处理,就可以直接月结。另外,U9的实时成本可以细到工序、资源,也可以粗到订单级别,到什么样的细度可以由企业定义,由企业的工艺管理水平决定的。
另外,在成本报告和分析方面,U9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和查询:
U9在准确核算成本的基础上,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本分析工具,如提供实时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提供实际成本按期间的总额和单价比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对,标准成本或历史单位成本的比对等多角度的分析。
e-works Research认为,U9 V2.0的成本管理功能还需在以下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不同配置BOM之间的成本对比;成本还原算法等;同时,对多组织的成本管理、ABC成本法的支持也应当尽早纳入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