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orks近期热点
·UG在换热设备研发中的应用
·六步评估IPS/IDS
·解析Windows HPC Server 2008应用方案
·对症下药 打印机五项常见故障排除小窍门
·女性领导力提升与信息化管理
·不要用勤奋对冲制度设计
 inventor近期热点
·从AutoCAD 跨越到Autodesk Inventor
·基于Inventor的三维参数化部件库系统的开发方法
· 巧用Inventor设计高压变频器
· 利用Inventor简化油路块设计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零件系列化设计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三维参数化设计方法
 
 
当前位置:inventor技术专区 -> 技术文库
 
小麦精密排种器特征造型及装配关联设计
发表时间:2008-3-22 杨欣 刘俊峰 冯晓静  来源:万方数据
利用三维特征造型软件Inventor对小麦精密排种器进行参数化特征造型和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探讨了排种器三维建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技术关键,并动态模拟装配过程和关联产生二维工程图,提高了排种器改型设计和系列化设计的效率,确保了较高的设计精度。同时为Inventor软件在其它机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0引言
   
    球勺内窝孔精密排种器(以下简称排种器)是2BF-8型小麦精密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其主要任务是种子群化整为零,产生等时距均匀种子流。采用传统的AutoCAD、CAXA等软件对排种器二维图设计和改型时,花费时间长,消耗精力大,效率较低;对排种元件--球勺内窝孔的三维自由曲面表达不直观,制造之前无法看到其三维形状;另外无法创建与二维工程图相关联的三维模型,更无法进行装配间隙检验和工作过程的动画模拟。三维CAD技术已进入农业机械设计领域,并显现出巨大优势。鉴于此,本文首次采用三维特征造型软件Inventor对小麦排种器进行参数化特征造型和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以弥补传统设计之不足。
   
    1参数化特征造型和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
   
    1.1参数化特征造型
   
    参数化设计是一种全新的三维造型处理模式,是指设计对象的结构形状比较定型,可以用一组参数来约束几何形状和尺寸关系,设计结果的修改受尺寸驱动的影响。该技术强有力的草图设计、尺寸驱动修改等功能,成为初始设计、产品建模(实体造型)及改型设计、系列化设计、多方案对比和动态设计的有效手段。
   
    特征是零件某一部分形状和属性的信息组合,它不但能方便的描述零件的几何形状,而且能为加工、分析及其它工程应用提供必要充分的信息。特征造型技术以实体模型为基础,能比较完善的进行实体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等一系列工程处理。将参数化设计思想和特征造型思想有机结合,用尺寸驱动的方法定义特征并进行类似操作,就形成了变量设计--参数化特征造型。该方法将参数化设计中的全尺寸约束细分为"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设计更改可依赖于尺寸驱动和装配约束两种方法,并能显示处理约束。因此工程关系(装配约束)可以直接与几何约束耦合处理,实现基于装配关系的关联设计。
   
    1.2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

   
    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配凑的过程,虽然结果的表达是工程图或三维模型,而实质上还是"一系列设计参数的关联"。任何零件不可能被"单独"设计出来,它一定是"被使用的",即零件必须组合在一块构成一个完整的装配体。装配体设计有两种方案,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案,就是先分别生成各个零件,然后把设计好的零件一个个的插入装配体中;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案,先从现成的零件入手,然后在关联装配体内生成其它零部件,可以参考装配体中已有零件的特征定出其它零件的尺寸。后一种方案就是"基于装配的关联设计",它更符合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完全避免传统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它为设计修改和系列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和设计环境,能够更好地表达设计思维规则,更好地在设计的全过程中集中于概念设计和整体设计,充分发挥创造性,提高设计效率。
   
    2基于特征的排种器零件参数化造型
   
    2.1排种器建模过程

   
    排种器的建模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对排种器进行划分,从中选出基础零件作为装配基准,并建立项目文件,以便各个零件自动形成完整的设计线索,进行自动管理,比较完整地解决零部件非图形信息的创建、记录、提取和进一步使用。然后直接在装配环境中进行基础零件造型,分析零件结构,确定草图和特征并赋值(包括定义、输入和修改),并确定特征定位和放置特征,完成基础零件特征造型。最后基于基础零件确定其它装配零件的工作面,进行其它零件的特征造型。当所有装配零件造型完成之后,保存装配体于项目文件,其各个零件亦会自动单独保存并与之关联,建模过程结束。装配体是后续修改和动画演示的基础。
   
    2.1.1排种器结构划分及排种轮零件分析
   
    排种器结构可划分为壳体、排种轮、轴和径向护种板等,其中排种轮是其核心,首先进行造型。
   
    排种轮结构比较复杂,是由内侧充种垂直圆盘排种器演变而来,其轮缘上均布两排复式型孔,以实现"一器两行"的排种要求。复式型孔由"充种大孔"和"球勺内窝孔"复合而成。"充种大孔"是种子从排种轮内腔进入"球勺内窝孔"的通道,内表面是不规则的三维空间"倒锥面"。"球勺内窝孔"对种子进行精确定量,其底部为球面,与充种大孔之间开口理论上双三次B样条曲面或Nurbs自由曲面连接,以确保整个复式型孔光滑平顺,就像一个勺子利于种子"舀入"和"倒出"。

本网发表此文,并不代表赞同本文的观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4页,当前第1
责任编辑:eworks编辑